岭大及香港观鸟会研究揭示保育后海湾湿地 对保护数量减少的水鸟物种非常重要
不少水鸟物种在每年迁徙季节南下越冬,它们的种群数量会受到不同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 岭南大学( 岭大 )科学教研组 联同 香港观鸟会 早前进行首项聚焦中国沿海的研究,调查42种后海湾水鸟在过去20年间的种群数量变化,以评估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对水鸟的不同威胁和影响,并提供重要的基线资料,对数量逐渐减少的水鸟物种作出保育建议。
香港观鸟会自1980年初起已在后海湾地区进行水鸟监察。在香港特区政府的支持下,这些调查从1998年起发展成每月的水鸟普查,并成为目前中国沿海最悠久的系统性调查。
是次研究旨在识别水鸟的物种特徵,与它们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有助了解它们在繁殖和迁徙方面遇到的不同威胁。岭大和香港观鸟会的研究团队分析了1998至2017年期间的42个越冬水鸟物种,发现其中有9个物种,包括黑脸琵鹭、黑翅长脚鹬、池鹭、青脚鹬、白腰杓鹬、大滨鹬、小鸊鷉、太平洋金斑鴴,以及反嘴鹬的种群数量,在过去 20 年间显著上升。其中,黑脸琵鹭是唯一有足够数据证实,其区域性种群数量的增长,是基於过去30年间国际保育努力的成果,而目前黑脸琵鹭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仍被列为濒危物种。
不过,在42个越冬水鸟物种之中,有12个物种的种群数量录得显著减少,包括红嘴鸥、黑水鸡、矶鹬、翘鼻麻鸭、卷羽鹈鹕、白骨顶、绿翅鸭、赤颈鸭、白腰草鹬、苍鹭、灰林银鸥,以及针尾鸭。其中白骨顶、针尾鸭,以及卷羽鹈鹕三个物种,在区域评估中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显示它们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一带的种群数量正在逐渐减少,应当作出紧急的保育行动。
研究团队指出,越冬水鸟的种群数量变化,与其繁殖地和停栖地等物种特徵有关。就繁殖地的影响而言,水鸟在西伯利亚南部繁殖的物种数量,较东亚地区减少的幅度为多。至於停栖地方面,团队发现依赖黄海停栖的物种数量,较其他物种减少的幅度为多,相信与黄海地区的泥滩在过去50年间,因受到沿海开发而导致其生态价值大幅下降逾百分之50有关。此外,研究团队发现,体型较大的物种,例如卷羽鹈鹕和鸭子,在过去20年间的数量较小型物种减少得更多,估计与人类狩猎有关。
岭大 科学教研组 助理教授宋亦希 表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有采取保育行动的迫切性,以扭转栖息地急剧减少和劣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他说:「这些水鸟的数据分析,有助我们了解过去多年来,水鸟数量变化的原因和过程,以及其深层原因。我们发现,对於数量正逐渐减少的物种,例如鸭子和较大型的物种,应给予更多保育的关注,因为它们更容易被捕猎、丧失栖息地,或受到其他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其他越冬地点亦有可能因为栖息地劣化的影响,令部分物种在本港出现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香港观鸟会 总监 余日东 解释,与其他研究比较,米埔及周边一带的湿地,有较高比例的物种数量呈上升趋势,反映目前的保育工作对后海湾地区的湿地可能产生了积极影响。他说:「我们必须继续对水鸟进行长期监察,确保并加强现有的保育政策,支持在香港这片重要的湿地展开更多有关生态保育的研究,确保水鸟长远的存活率,以及东亚地区和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环境可持续发展。」
这项新发现近日已於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