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槎基金会颁授科研奖给七位杰出学者 (代裘槎基金会发稿)

07.12.2018  20:50
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先生(中)为本年度裘槎基金会科研奖获得者颁奖。左起:黎冠峰博士、阮俊英博士、潘鼎博士、缪谦教授、邓智伟教授、温子龙教授。 - 香港科技大学
来源: www.ust.hk
裘槎基金会今日(2018年12月7日)举行颁奖典礼,颁授「裘槎前瞻科研大奖」及「裘槎优秀科研者奖」/「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给来自香港四所大学的七位优秀学者,以表扬他们卓越的科研成就。四所大学包括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香港中文大学(中大)、香港大学(港大)及香港城市大学(城大)。颁奖典礼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先生主礼。

得奖学者其中三位获颁「裘槎前瞻科研大奖」,三位获得「裘槎优秀科研者奖」及一位获「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七位获奖学者名单如下:

「裘槎前瞻科研大奖2018」

黎冠峰博士(中大)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助理教授

阮俊英博士(科大)
香港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部 助理教授

潘鼎博士(科大)
香港科技大学 理学院 物理系化学系 助理教授

「裘槎优秀科研者奖 2019

Andrey L. Rogach教授(城大)
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及功能光子研究中心主任

缪谦教授(中大)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

温子龙教授(科大)
香港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部 教授

「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 2019

邓智伟教授(港大)
香港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肾脏内科讲座教授及余氏基金教授(肾科)

「裘槎前瞻科研大奖 2018 」得奖学者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助理教授黎冠峰博士 致力从事天体物理及重力波的研究。黎博士领导的中大研究团队,自2016年起正式成为雷射干涉仪重力波观测站(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简称LIGO) 科学团队的成员队,负责分析来自LIGO探测器的数据。LIGO最近探测到重力波的存在,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纪元,人类从今可以在浩瀚的宇宙中发现以往看不见的黑洞和中子星,以及其他致密天体。获裘槎基金会资助研究经费,黎博士将研究致密天体的性质及起源,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塑造宇宙中所扮演的角色。此外,黎博士亦期望透过进行STEM外展工作、与国际联系及跨领域大数据研究,为社会带来影响。(黎冠峰博士简历请参阅 附件

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助理教授阮俊英博士 主要利用生物化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等跨界别方式,研究pri-miRNA的结构是如何被各种RNA作用蛋白、酶以及小化学分子识别,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miRNA广泛存在于生物之中,而当中很多于人类身上出现的miRNA都要疾病相关,包括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所有miRNA的序列都是由前期主要的miRNA(即pri-miRNA)透过生物合成的方法洐生出来。他的研究结果有助理解miRNA引起的人类疾病,以及在基因敲除技术中指导设计人工pri-miRNA。(阮俊英博士简历请参阅 附件

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及化学系助理教授潘鼎博士 团队致力于应用和开发第一性原理的计算和数值方法,以理解和预测液体、固体与纳米结构的性质和行为。他的团队在超级计算器的辅助下,研究与可持续发展迫切相关的基础科学问题,例如水科学,深部碳循环和清洁能源等。借着裘槎基金会的支持,潘博士希望研究于极端条件下,这些存在于地球深处的碳物质形成的物理现象和化学性质。潘博士的研究将有助我们加深了解深部碳循环,以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能源消耗带来的影响。(潘鼎博士简历请参阅 附件

「裘槎优秀科研者奖 2019 」得奖学者简介 :

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及功能光子研究中心主任 Andrey L. Rogach 教授 在过去25年来专注研究化学合成纳米材料的制作及光谱学,以及将之用于各项与能源相关及光电的应用,包括以水产生光催化氢、光探测器、发光器及显示的用途。Rogach教授领先研究多种胶质半导体和金属纳米结晶的水合成。他的早期研究,启发了现今被视为「传统」的二至六型半导体量子点的发现及进一步发展,并且在近期扩展至其他多类发光胶质纳米材料的发展,包括金属纳米团簇、碳点和钙钛矿纳米结晶。Rogach教授计划以裘槎基金会的奖金,进一步研究如何将钙钛矿这些特殊材料扩展应用于其他器材,例如电激发光二极管、光探测器、场效晶体管、激光以及量子自旋电子器材。 (Andrey L. Rogach教授简历请参阅 附件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缪谦教授 专研有机化学与分子功能材料。其领导的有机化学及分子材料实验室,一直致力探索全新的碳纳米结构和开发高性能的有机电子材料及器件。他的团队发现了一种独特的自组装结构,可以向有机半导体材料引入各种功能基团而不破坏电荷传输的途径。以此为基础制作的有机薄膜晶体管,可检测水溶液中的离子和蛋白质。获裘槎基金会资助研究经费,缪谦教授将进一步研发电子传感器,并应用在医学检测领域。此外,缪教授亦计划以有机合成为基础来创造具有负曲率的全新碳纳米结构。他的团队最近向这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合成出目前为止最大、具有负曲率的石墨烯片段,为开拓碳纳米材料的新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缪谦教授简历请参阅 附件

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温子龙教授 带领的研究团队致力于阐明多种血液细胞的发育与功能,以及它们在血液系统相关疾病中的作用。获裘槎基金会资助研究经费后,他将继续研究这些血液细胞在正常环境和病理环境下调控其发育、稳态及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期望能为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温子龙教授简历请参阅 附件

「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 2019 」得奖学者简介 :

香港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肾脏内科讲座教授及余氏基金教授(肾科)邓智伟教授 致力研究的范围,主要是了解慢性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细胞及分子机制。蛋白尿肾病和糖尿病肾病是全球导致慢性肾病最常见的原因,邓教授的研究工作重点阐释了肾小管细胞介导的炎症和纤维化反应在这两种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并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慢性肾病影响全球约10%人口,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让邓智伟教授得以利用高通量平台科技,进一步剖析不同肾脏常驻细胞及髓性细胞介导的先天性免疫反应在肾脏炎症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这也是引致肾脏纤维化至终末器官衰竭的关键。对于现时缺乏针对慢性肾病治疗的特定方案,这些研究能辨识出全新治疗靶点,为未来研发更有效的药物治疗策略创造条件。 (邓智伟教授简历请参阅 附件

有关「裘槎前瞻科研大奖」
「裘槎前瞻科研大奖」于2012年成立,旨在物色一批极具才华,学术成就足以在国际学术界竞争的学者,让这批「明日之星」在学术成就刚起步阶段,获得支持,得以在科研﹑个人能力和专业上尽展所长,在专业领域内不断精进,勇敢创新尝试,为推动香港的教育和科研发展﹑作出贡献。每个科研基金最多有500万元供五年研究之用。

有关「裘槎优秀科研者奖」/「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
裘槎基金会于1997年设立「裘槎优秀科研者奖」,颁授给在科研工作上有卓越表现的学者,以表扬他们的成就,并鼓励他们在其研究领域取得更理想的成绩。其所属大学可获资助另聘替代人员,让得奖者可全职投入研究工作。该奖项经多位国际权威科学家严格评审各候选人的科研工作后,再选出得奖者。目前「裘槎优秀科研者奖」/「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每个奖项包括港币200万元的科研基金;以及另聘替代讲师/临床医疗人员一年的开支,上限「裘槎优秀科研者奖」为港币994,860元,「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港币2,426,100元。

 

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先生(中)为本年度裘槎基金会科研奖获得者颁奖。左起:黎冠峰博士、阮俊英博士、潘鼎博士、缪谦教授、邓智伟教授、温子龙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