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华网志:少年滋味

29.05.2016  13:36
早前一份报章举办的校园记者活动邀约我接受一班「校记」学生访问,我一口答应,更提议到我办公室附近的咖啡室见面,让大家可以更加轻松的交流。

 

当天访问我的20多位校记,大多是即将踏进成人阶段的高中生,很快要为大学选科作抉择,也开始要认真地思考人生的路向。我鼓励他们把握每个机会扩阔自己的视野,要多些探索课本以外的知识,多些留意每天社会和国际上发生的事。我相信这些所知所闻对他们日后发展的帮助,绝对不比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少。我也特意寄语他们,不要看小自己的潜能,不要害怕走出comfort zone, 要抱着决心, 向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我从来都喜欢和不同背景的年轻人坐下来「倾下偈」。他们的笑容总是充满朝气,言谈间总是散发着对未来的热枕和壮志,让我想起从前生涩的自己,和那些充满冲劲的青葱岁月。他们对事物往往都有独特和新鲜的看法,每一次的交流都为我带来反思,让我有一番新的体会。上星期五晚上我遇到的两群年轻人,更令我别有一番感受。

 

我在哈佛大学旧生会的活动上,看见百多位由学校推荐获奖的优秀学生,其中更有几位赢得奖学金在暑假期间到哈佛大学作交流。当天在场的都是标准的「品学兼优」学生,全是学界精英,在不少人眼里他们就是在竞赛中领先的一群,正稳步朝着自己的目标进发。他们走的路和其后我在电影首影礼遇见的另外几位年青轻人可谓截然不同。

 

这几位年轻人其实是纪录片《少年滋味》的主角。片中的九位主角,来自不同阶层,拥有不同背景,有10岁的小学生,有十多岁的初中生,也有20多岁的青年。本地著名导演张经纬透过对谈方式,以细致的声画和剪接,立体地呈现出这代青年人对理想、现况和前途的所想所感,带出世代之间由不同价值观所引发的对比和矛盾。其中我对Angel的故事有特别深刻的印象。拥有音乐才华的Angel今年16岁,在学校担任风纪队长,面对老师的期望和友侪的压力,不时有左右为难之感;她热爱音乐、热爱表演,但在现实中却无奈地「随波逐流」,把精力都花在功课和补习班之上。

 

我们在年轻时都肯定曾经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和担心,我当然也不例外。我们既希望朝着理想勇往直前,为梦想坚持原则不妥协;但又害怕一天发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大得难以承受。同时我们都和电影中的主人翁一样,在成长路上面对来自上一代的无形压力。今天的新一代的行径和想法经常被长辈批评难以理解,他们也常常抱怨上一代以旧有一套标准来评价他们。其实每个世代成长的经历和社会环境都不同,对事情的看法和处事手法自然有所不同。所谓的「世代矛盾」恐怕永远都存在。而「一代不如一代」这种老生常谈,我也是不认同的。作为一位「50后」,我成长时期的社会资源较匮乏,物质绝不丰盛,或许因此我们这一代人一般都比较刻苦耐劳,也视在社会上向上流动为重要目标。反观现今一代成长时的环境较佳,社会稳定,资讯发达,他们的见闻和知识都肯定比上一辈更广泛和多元化。他们所看重的个人目标和追求的理想,也很可能和上一代人大相迳庭。不同世代之间各有特质,各有擅长之处,实在难以比较,也不必比较。

 

但我想无论是来自哪一个世代,每一代人、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我们大部份人因为种种原因,在营营役役的生活里将梦想放下,也许更会间中为此感到一丝惘然。所以或者我们应该庆幸今天的新一代有更大的空间、更好的条件去追寻梦想,也应该珍惜年青人真诚的赤子之心,尽量鼓励他们趁年青大胆逐梦。当然,要将梦想和现实的距离尽量收窄,当中的不二法门始终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好好装备自己,全力把握机会。即使最后结果未必圆满,也不枉青春。各位追梦的年轻人,为了美梦成真你可以去到几尽?

 

(又∶同事向我提到,这篇网志是我的第400篇。不经不觉我的网志也写了九年了,我在此衷心感谢不少朋友一直以来的回馈和指正)

 

(以上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5月29日在网志发表的 文章



利民纾困措施 2018接踵而来
本届特区政府矢志建立关爱、共融、平等及公义社会。政府新闻网
整笔拨款制度的迷思
新一年开始,经过圣诞及新年假期,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政府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