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谣言与挑战 觅地工作不间断
事实上,在每次提出改划建议前,规划署以及多个政府部门的同事均做了相当准备工作,小心审视改划带来的各种影响后才提出有关建议,绝非外界所指的「盲抢地」。每一次到地区解说,规划署的同事均认真准备,提供事实和数据,聆听地区人士的诉求。
让我以近日有传媒关注的鸭脷洲驾驶学院用地的改划建议为例子,做些说明。我们明白社区人士担心建议的住宅发展是否会令当区将来的交通难以负荷,但根据运输署的交通评估,以现时建议的房屋发展规模,对鸭脷洲内的主要道路(包括鸭脷洲大桥),不会带来不可接受的交通影响;此外,对鸭脷洲区外的道路(包括香港仔隧道、香港仔及黄竹坑的主要干道),只会产生轻微影响,而港铁南港岛线(东段)通车后,预计亦将有助改善当区交通。另外,至于有居民关注有关用地附近位于海怡半岛旁的石油气库及石油制品转运库的安全问题,机电工程署已进行初步气体风险评估,有关石油气库和转运库对该用地改用作住宅用途,不会带来不可克服的问题。此外,该发展项目亦将会遵照《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的规定,进行定量风险评估,以确保公众安全。
从这个例子可见,我们在提出土地用途改划建议前,是经过深思熟虑,并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进行各项所需评估的。而正正因为需要进行各种影响评估、工程技术研究等程序,土地发展过程的前期准备工作需时,而目前已物色并正开展进行谘询的用地,主要为去年施政报告已公布的约150幅有房屋发展潜力用地,目标是在五年内推出,作为短中期房屋土地供应的一部分。然而政府增加房屋土地供应的工作不应只着眼于这五年的供应,我们多管齐下的土地供应策略必须顾及短中和长期需要,而各项新发展区及新市镇扩展计划预计要在2023年后才陆续到位。所以除了已公布的用地外,我们有必要继续进行土地用途检讨,物色更多有发展潜力的用地。这样有助我们在多项新发展区及新巿镇发展计划的土地供应到位前,保持稳定的土地供应,并协助满足十年内提供48万个住宅单位的目标。
最近有个别传媒报导指政府偷步在马鞍山区进行顾问研究,为某私人发展商在区内发展铺路。这项指控乃捕风捉影,我必须严正回应。上述顾问研究属工务部门恒常技术研究工作的一部分,研究所涉范围内有八幅较长远潜在可供房屋发展的用地,全为政府土地;由于研究仍属初步阶段,有关土地可否作房屋发展及将作公营或私营房屋用途,均未有定案。按一贯做法,若确定土地可作住宅用途,政府将会按既定政策和程序按需要清理有关土地,然后交由房委会发展公营房屋,或透过卖地计划公开出售作私人房屋用途,根本不可能存在偏帮个别发展商的情况。至于该报道指政府欲透过该研究发展郊野公园,更属无中生有。上述所有八幅用地均位于郊野公园范围外,主要位于现有公路旁或植被已遭扰乱或破坏的绿化地带。此外,拟议发展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亦为是否将有关用地改作发展用途的考虑因素之一。事实上,发展局已多次澄清,现时政府并没有计划发展郊野公园作住宅用途。
香港社会现时面对土地缺乏的困境,无疑是过去十多年受经济波动影响,导致土地开发工作曾停滞的结果。我们必须汲取教训,土地规划及开发的工作必须持续。我希望大家能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看待土地开发工作,不要以偏概全,甚或危言耸听。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好解释说明的工作,深信只要把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对将来政府的土地供应工作必定有所帮助,整体社会亦会有所裨益。
(以上是发展局局长陈茂波6月14日在其网志上发表的 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