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暨亚洲博雅教育国际会议岭大举行 探讨当前社会及经济环境对高等教育和博雅教育的影响
来自30多个国家逾200位学者和研究生云集岭南大学(岭大),参与由岭大、亚太高等教育研究联盟及国际学术论坛联合主办的2019年「高等教育研究国际会议」暨「亚洲博雅教育国际会议」。一连三天的会议分别以「不确定的未来:高等教育再定位」及「不确定的未来:博雅教育的角色」为主题,探讨当前社会及经济环境对教育界的影响及应对方法。
会议中,演讲者和与会者讨论了正规教育和博雅教育的改革,如何能帮助大众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装备自己以迎接难以预测的未来。当中议题包括全球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它正如何改变工种及人们的互动方式。他们亦就科技如何带给教育机构、政府和研究人员新的挑战作深入讨论。
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博士应邀出席并发表了开幕演讲,他鼓励在不稳定的世界不稳定的社会经济的环境下,教育机构与政府必须建立牢固的联系以解决问题。
岭南大学校长郑国汉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Francis Green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的Simon Marginson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Adam Nelson教授、美国东西方中心的Deane Neubauer教授和岭南大学副校长莫家豪教授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郑国汉教授在「中国的博雅教育:借鉴美国和香港的通识教育」的演讲中,讨论了中国博雅教育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他根据国内、美国和香港博雅教育的情况,指出博雅科目应成为本科课程的核心科目,而学界亦应重新审视专业或技术培训和博雅教育的关系,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结合的好处,一同发展科学(STEM)、人文及社会学科目。
Simon Marginson教授在「平等但不同:中国崛起对全球和区域大学及科学的影响」的演讲中指出,未来数十年中国的发展或会受到地缘政治冲突、人民流动和技术交流限制等因素影响。可幸的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和科学体系的发展已十分健全,故预期中国能迎难而上,继续在世界发挥重要角色。他亦探讨了中国和欧美大学之间的异同,以及未来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Francis Green教授於「毕业生就业与就业不足」的演说中,讨论在全球化及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他认为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在於,毕业生人力市场不是典型的短期微观市场,而有效的薪酬机制或能确保毕业生技能的供求问题。此外,制度和宏观经济因素亦会影响各国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此外,莫家豪教授、Deane Neubauer教授和Adam Nelson教授,则以其他理论和观点进一步与观众讨论当前的挑战,并探索采用全新人力资源方法的可行性。
会议吸引约120位演讲者和80多位研究生出席。他们来自亚洲、大洋洲、欧洲、中北美洲北美洲和非洲约30个国家和地区。与会者主要为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大学行政人员、政府官员及政策分析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