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因违反有关打击洗钱及其他监管规定而遭证监会谴责及罚款2,520万元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谴责国泰君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国泰君安)并处以2,520万元罚款,原因是该公司曾干犯多项内部监控缺失及违规事项,当中涉及打撃洗钱、处理第三者资金转帐和配售活动、侦测虚售交易及延迟汇报(注1)。
第三者资金转帐
证监会的调查发现,国泰君安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为其客户处理15,584笔合共约375亿港元的第三者存款或提款时,没有采取合理措施,确保设有合适的保障以减低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风险。
尽管有预警迹象显示部分第三者资金转帐属异乎寻常或可疑,但国泰君安没有充分地监察其客户的活动,对有关资金转帐进行适当的审查,及识别可疑交易并及时向联合财富情报组报告(注2)。
就第三者资金转帐而言,国泰君安亦没有确保其适当及有效地实施有关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的政策及程序。具体而言,证监会发现国泰君安:
此外,国泰君安在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处理了5,406笔第三者存款,但没有常常将存款人的身分、帐户持有人与存款人之间的关系和作出该等第三者存款的理由记录在案,有违该公司的书面政策及程序。
国泰君安亦未有识别出2015年12月的两笔合计3,820万元用作股份认购的存款并非来自有关客户,而是来自一名第三者。该公司直至大约2016年9月才制定用作识别第三者存款的书面程序。
配售活动
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国泰君安在担任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全球发售配售代理时,没有采取合理的步骤,以确定客户的认购申请与国泰君安对有关客户的背景和资金来源的认识是否相符,并在有怀疑的理据时作出适当的查询。
值得注意的是,五名客户用于认购该上市公司价值2,880万元的股份的资金,是由同一名第三者存入他们各自的客户帐户内的,而有关金额远远超过他们自行申报的资产净值。
尽管出现这些预警迹象,国泰君安不但没有采取合理的步骤来核实该等客户帐户的最终实益拥有人和其资金来源,亦没有进行适当的查询以确定有关客户是否独立于该上市公司。最后,该五名承配人中有三人原来是该上市公司的雇员,而他们获配发的股份占该上市公司国际配售部分总额的11%(注3)。
虚售交易的侦测工作及汇报责任
证监会进一步发现,国泰君安在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未能及时侦测到590宗潜在的虚售交易,原因是该公司缺乏足够的书面交易监察程序或指引,以及交易模式监控系统出现技术故障。
尽管国泰君安在2016年7月察觉到210宗因系统故障而未能及时侦测到的潜在虚售交易,但直至七个月后(即2017年2月)国泰君安才向证监会汇报该210宗交易。
上述调查结果令证监会认为,国泰君安的行为显示其没有遵从《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金融机构)条例》、《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内部监控指引》及《操守准则》下的监管规定(注4及5)。
证监会在决定上述纪律处分时,已考虑到:
证监会法规执行部执行董事魏建新先生(Mr Thomas Atkinson)表示:“本会因国泰君安的严重系统性缺失和内部监控缺失而对其采取的纪律行动,应可令持牌法团有所警惕,明白设立充分且有效的保障措施的重要性,以减低它们在面对潜在可疑交易时成为助长洗钱等非法活动的工具的真正风险。"
完
备注:
- 国泰君安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获发牌进行第1类(证券交易)及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受规管活动。
- 在审查部分资金转帐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预警迹象包括:(i)与和客户无关连或与客户的关系未经核实或难以核实的第三者有频繁的资金转帐;(ii)无明显合法目的及/或看来没有商业理据及/或超出持牌法团一般被要求提供的正常服务范围的交易;(iii)资金来源不明或与客户的概况不符的情况;(iv)与第三者进行不必要的资金调度往来或使用帐户作转帐渠道;及(v)大额或异乎寻常的现金交收。
- 依据《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六(《股本证券的配售指引》)第7段的规定,申请人可将不超过配售总额10%的证券,售予申请人的雇员或前雇员。
- 《适用于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持牌人或注册人的管理、监督及内部监控指引》。
-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持牌人或注册人操守准则》。
有关纪律行动声明载于证监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