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在《行政长官2017年施政报告》有关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政策范畴措施记者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以下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今日(十月十三日)在介绍《行政长官2017年施政报告》中有关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政策范畴措施的记者会上的开场发言:
新闻界朋友好,各位市民好。今日我会重点介绍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商经局)在这次《施政报告》中的主要政策项目。正如特首在她的《施政报告》中所说,她希望在这份《施政报告》就经济发展方面,能令我们有一个新的起点,以及能尽快找到一个推动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从而可以为我们的经济注入新动力,所以在整个《施政报告》二百七十五段中,商经局参与投放(资源)的地方约有四十多段。
我用一个很简单的PowerPoint(简报)介绍,在这次《施政报告》中有数个大项目是我希望突显的。我在此前先谈谈,整体来说,香港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商贸方面,今年其实有一个较稳健的开始。如果我们看整体数字,今年首半年的经济增长达到百分之四;失业率跌至百分之三点一,是近年的新低;贸易数字在首八个月来说有百分之八的增长;而零售业亦改变了以往的跌幅,有百分之三的增长;旅游业包括黄金周都有复苏的局面,今年到现时为止,大概有百分之三的增长。整体来说,经济表现是稳健及向好的,当然这逐步改善得来不易的,但其实是否还有空间可以做得更好?正如特首所说,在寻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时,是否能够将我们的经济再提振或提升。
在《施政报告》中,我们的理念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在现有、固有有优势的行业中,我们能否做得更好;另外是一些新兴行业能否作为一个新的推动力。香港经济好像是一部智能手机,我们已经在线,我们与我们的经贸伙伴现时有一个很好的连线,但今时今日,手机不只用来打电话,亦需要有很多apps(应用程式),能够将香港独有的优势发挥得更好。我在这里特别挑选了六个我认为值得与大家谈谈的类别。
第一,我们在《施政报告》特别把创意产业提出来。创意产业本身是一个较为新兴的产业群,其经济价值未必有传统行业那么高,但每年的增长则较为大。正如《施政报告》第84至96段所说,我们希望透过引入创意思维和利用设计的概念去带动经济。其实,香港本身具备成为一个设计之都的条件。香港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香港人追求完美,香港本身具备国际的文化水平、文化艺术,硬件以至软件都有。我们的院校多年来提供了很多设计和创意的人才。如果能够把设计的意念带入城巿当中,包括处理困难,即所谓「解难」工具,又或者政府的施政能够利用设计加以改善,以人为本,就着服务对象加强施政,这都能够使香港的创意产业更进一步。
《施政报告》亦提出包括先由政府做起的措施。我们建议在政府的培训中加入设计和创意的思维,令我们在日常的操作和施政中,能够带领社会走向一个有设计意念的施政。我们亦会向「创意智优计划」一笔过注资十亿元,主要用于鼓励各个行业提出创意的计划,尤其是培育新一代青少年。我们亦希望在推动创意产业的时候,寻找可以作出推动的伙伴,例如香港设计中心,他们以往亦有跟我们合作,就各方面推动设计的意念。我们亦有一些项目能够与本地的制造业连结,例如香港在制衣业方面具备很好的条件。在零售层面,例如深水埗区有与制衣和时装相关的项目。我们希望在这个基础上,例如把时装作为一个设计的先导者,用设计意念带动,目标是让香港成为一个创意之都、设计之城。我们希望带动整个创意产业增值。
正如我刚才所说,政府一直以来在中层公务员的训练中已引入一些设计和创意的意念。在我们的服务中,例如旺角邮政局,亦有透过设计的意念改善整个邮局的平面设计、工作流程和顾客服务等,亦有引入这个概念。
除了创意产业,我们在《施政报告》特别提到就会展业作了决定,我们决定会展扩建设施,以巩固香港会展业的领导地位。会展业对我们的经济贡献,在GDP(本地生产总值)方面占百分之二点三,有超过八万人参与相关工作,而会展业所带来的游客,每年有超过一百九十万,他们在香港的消费往往高于一般旅客;所以推动会展业除了能推动我们的商贸发展外,亦会带来额外收益,与旅游业息息相关。
会展业缺乏土地扩展的问题,多年来困扰我们。在这份《施政报告》中,我们决定透过把现时位于湾仔的三幢政府大楼拆卸,腾出土地,将现有的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会展中心)扩建,把整个会展中心连成一体。发展后,新的会展中心会将新旧两期,连同湾仔北三幢大楼的地方连成一个建筑物,而这建筑物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有数层完全连贯三个部分,一层的整体面积可以达到三万八千平方米。我们亦会藉此机会重新整理和规划整个湾仔北会展附近地方的交通安排,包括如有需要会扩建道路网络,作出改善;更重要的是,该区三个不同的地铁站,即湾仔站、金钟站及将来沙中线会展站的上盖,可以透过行人天桥网络让行人直达。我们可以说透过扩建除会提供更多会展设施外,亦会在湾仔北原有政府大楼的地方提供新建甲级写字楼、酒店及其他设施,并藉此机会就湾仔北整个交通系统作出改善。我们希望这项措施能更巩固香港在会展业方面的龙头地位,因为现时很多重要及大型的会议展览都以湾仔北这个场地作为首选。
旅游业方面,我知道大家对我们的旅游业都抱有很大期望,因为旅游业不单对经济有增值作用,亦为不同行业制造很多机会。旅游业的整体策略方面,我们透过财政司司长召开的跨部门会议,初步订了数个大策略,目标当然是希望将香港打造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
我们会从四大方面做这项工作。第一方面,我们希望扩阔客源,令客源更多元化,而非集中单一地方,这一方面有赖于海、陆、空及高铁的新连系,令香港与周边地区的交通更为方便,亦让游客可利用这些交通网络来港。(业界)亦可做到更好的「一程多站」旅游产品,以香港作为基地,游客可以多留几天,游览周边城市。朝「一带一路」的发展,我们亦可以在旅游方面吸引多一些中、远程客人,业界可以开拓内地以至是「走出去」的业务。
第二方面是增强旅游内容和体验,这包括香港的文化、古迹、绿色及创意旅游,例如荷里活道的「大馆」(前中区警署建筑群)快将开放,将来在西九文化区会有两个世界级的博物馆,一个是M+博物馆,另一个是故宫博物馆。多年前世界地质公园获得称衔后,在新界东北亦有很多自然景点吸引很多本地及外地游客。这方面来说亦可以善加利用,不过要做很多配套工作,例如交通安排、设施提升、码头改建,或是发展一些当地民众可参与提供的服务等。创意旅游方面,每年香港有很多文化艺术活动,亦可以吸引很多游客。一年十二个月中,香港差不多每个月都有一项盛事,包括一些传统的盛事,例如最近的舞火龙活动;亦有一些是新引入的,如Formula E,或是今年才有的e-sports,即电竞;每年的「设计营商周」带来的旅客亦不少。在这方面来说,我们要充分利用,不同界别一起协作,令旅游体验更多样化。
第三方面是smart tourism(智慧旅游)。现时很多个人游旅客都用自己的方式去设计旅游路线,引入智能科技可令旅客在不同景点能够获得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甚至可使用来管理一些游人多的地方,例如很多区域有时会投诉过多游客,这类资料有助于我们和业界一同管理人流等。引入智能科技亦配合smart city (智慧城市)的发展,很多工作我们可以跟创新及科技局合作去做。
最后是加强监管和提升质素,这是非常重要的。香港是弹丸之地,但要处理大量游客。我们当然不希望有任何劣质旅游或水平不高的服务。这方面确实需要监管、业界参与、制订法例,有时还需要跨境与内地合作。早前我们前往北京和国家旅游局签订八项合作条款亦包括这方面的工作。
这四大方向和这里列出的十多项具体措施,可见我们的旅游业发展蓝图,我们已详细地列出未来数年或十年可做的地方。
旅游之外就是广播业的检讨。广播业和巿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引入、智能电话的普及,以及OTT(Over-The-Top),今时今日观看电视和收听收音机所使用的媒体跟以前经已不一样,因此对广播业的规管需要与时并进。我作一个简单的比喻,今日观看免费电视节目的人数和透过智能电话经互联网观看节目的人数,其实不遑多让,但现时对两者的规管却是截然不同。基本上,互联网是难以用法例形式规管,但对电视方面的规管则是非常严格,包括对持牌人的要求等。因此,本届政府将开展检讨工作,目的是更新有关条例,拆墙松绑、与时并进。我们将进行公众谘询,届时虽未必会同时进行一篮子的改变,然而我们会逐步推出能够首先进行或简化的工作。
另一与广播相关的工作是宽频服务。我们将采取崭新做法,透过政府资助,令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巿民能够使用宽频服务。早前我到访地区时,有区议员和地区人士提到,香港虽然是很小的地方,但仍有较为偏远的村落未能接收宽频讯号,这对于我们作为智慧城巿有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在《施政报告》提出,由政府提供经济诱因,鼓励电讯商扩展光纤网络,将宽频服务带到九区约三百多条村落,让十七万居民受惠。我们希望让现时未能享用宽频服务的居民,最终能够使用这项服务。
最后一项是物流。虽然表面上看香港的货柜生意未必能够居于全球首几位,但其实我们在空运方面具备很大的竞争条件,以我们在机场的空邮中心为例,这香港邮政的设施过往二十年发挥了一定作用。在未来,我们会投资进行扩建及科技化,令空邮中心能够配合香港国际机场,成为空运方面的重要支援设施,我们稍后会到立法会争取资源将它提升。
大体上,这数项是我们认为在经济方面政府可以提出及做的工作,希望可以连同我们本身固有的数个优势行业、对外贸易方面一起做,达到《施政报告》中所说,新旧经济点并重,推动经济。我暂时说到这里,稍后会乐意回答大家的问题,我将时间交给聂局长。
完
2017年10月13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22时4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