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 以民为本
近年在立法会出现的「拉布」文化,使不少恒常的工作都受到影响。例如每年通常在2月1日调整的公共福利金及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标准项目金额调整,今年亦押后了很多。
立法会于5月28日通过《2015年拨款条例草案》,当中包括按既定机制因应社会保障援助物价指数的变动,把综援计划的标准项目金额及公共福利金计划下的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伤残津贴及广东计划金额调高4.7%的建议,上述调整会追溯至本年2月1日起生效。我很高兴告诉大家,社会福利署将于6月底前发放上调后的金额,合资格者更会获补发由2月至6月份的援助金/津贴差额。
以一位由2月1日至今一直领取长者生活津贴的长者为例,由于该津贴已由$2,285増加$105至$2,390,这位长者今个月会一次获补发$525。至于高龄津贴和广东计划下的津贴则由$1,180增至$1,235,领取「生果金」的相关长者今个月亦会获补发$275。
此外,普通伤残津贴和高额伤残津贴,若计及交通补助金,亦已分别增至$1,835及$3,415,本月获补发金额分别为$400及$750。
截至本年3月底,公共福利金及综援这两项计划共惠及约120万人,单是今次调整涉及额外开支约16亿元,而政府今年投放在这些社会保障现金津贴的总开支则达到400亿元,占政府整体经常开支约12%。如果简单来说,政府平均每日发放约1亿1千万元的现金保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现金援助的受惠人中,有约13万名人士领取伤残津贴;另有接近七成(约81万人)是65岁或以上的长者,包括约42万人领取长者生活津贴;约22万人领取高龄津贴;约2万人为广东计划受惠人;还有约15万名是年满65岁的综援受助人(占整体综援受助人数约四成)。由此可见,这些巨额开支,都是投放在有需要的市民身上。
行政长官刚于两日前宣布,将于下星期五(6月26日)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会议时,提出审议11个与经济民生息息相关的项目,当中一项是今年《财政预算案》内提出的一次性纾缓措施,包括向领取综援、高龄津贴(包括在广东计划下发放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以及伤残津贴人士发放额外的款项,金额相当于两个月的综援标准金额、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或伤残津贴。
如拨款在本月内顺利通过,7月底便可以向120万受惠人发放共55亿元的额外津贴。
11个项目中还包括在上水兴建一间合约安老院舍,以及在屯门及观塘兴建两所综合康复大楼,其中位于小榄的一所将会是全港最大型的同类设施,可为严重弱智人士、中度弱智人士及严重肢体伤残人士提供1,150个宿位,以应付殷切的需求。
往后的日子,我冀盼议员能与政府同心同德,凝聚共识,为香港市民的福祉及香港的前途一同努力。
(以上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6月21日在其网志发表的 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