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三杰出学者获颁2018年度裘槎基金会「优秀科研者奖」及「前瞻科研大奖」

10.12.2018  17:35
科大成员于颁奖礼上合照。(左起) 去年裘槎优秀科研者奖得主张明杰教授、裘槎前瞻科研大奖2018得主阮俊英博士、科大校长史维教授、裘槎优秀科研者奖2019得主温子龙教授、裘槎前瞻科研大奖2018得主潘鼎博士及理学院院长汪扬教授。 - 香港科技大学
温子龙教授 - 香港科技大学
阮俊英博士 - 香港科技大学
潘鼎博士 - 香港科技大学
来源: www.ust.hk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 科研人员今年于裘槎基金会颁发的七个大奖中勇夺其中三个﹕包括 生命科学部 温子龙教授的「优秀科研者奖」;以及 生命科学部 助理教授阮俊英与 物理系化学系 助理教授潘鼎的「前瞻科研大奖」。颁奖礼主礼嘉宾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先生。

温教授是著名发育生物学和遗传学家,于造血发育领域方面有杰出的贡献,曾揭示包括造血干细胞等多种血液细胞的发育与调控机制。他的研究团队率先利用斑马鱼这一简单的生物学模型,过去二十年来于造血发育领域解开了不少疑团,包括研究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及小胶质细胞(一种驻留在大脑内的巨噬细胞)的来源、发育调控以及在机体稳态中的重要作用。

他的研究成果对了解与血液细胞相关疾病背后的细胞与分子运作具有重大启示,并为治疗白血病及神经退化症等疾病提供了新的线索。下一步,温教授将利用裘槎基金会的资助,进一步研究调控造血干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以及探索非造血干细胞如何于内皮造血与前期T淋巴细胞的功能。

温教授于2007年加入科大。他于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修毕医学学士课程,并于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取得分子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

同样来自生命科学部的另一位得奖者阮俊英博士,主要研究pri-miRNA的结构是如何被各种RNA作用蛋白、酶与小化学分子识别,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他的研究结果有助理解由miRNA引起的人类疾病,以及在基因敲除技术中指导设计人工pri-miRNA。

阮博士来自越南,本科毕业于国立河内大学。他其后前往韩国,于韩国高等科学技术研究院(KAIST)取得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后,再到首尔大学继续其博士后研究。阮博士于2017年加入科大。他将使用奖金继续探索miRNA的生物合成程序,以及RNA解旋酶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希望藉此揭示人类疾病的根本原因,包括与microRNA生物合成相关的癌症和病毒感染。

第三位获奖者潘鼎博士是地球碳循环方面的专家,更是国际知名科研项目「深碳观测联合会」(Deep Carbon Observatory,DCO)中首个及唯一的香港成员。DCO是个为期十年的研究项目,囊括全球逾千名科学家,旨在拓展人类对地球深部碳的重量、运动、形式和起源认知。潘博士利用物理学第一性原理,从基础理论出发,发现存在于水中的二氧化碳,会在地球深处极度高温与高压的环境下消失。该发现改变了传统认为二氧化碳普遍存在地球深部地下水的认知,有助探索储存或消除二氧化碳的新方式,并为解开石油与钻石等碳物的形成提供研究基础。

潘博士2016年加入科大物理系和化学系。他分别于2005年及2011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物理学学士及博士学位。潘博士希望利用今次奖金,研究含碳物于极端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进一步了解深部碳循环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能源消耗的影响。

有关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www.ust.hk )是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其科学、工程、商业管理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臻达世界一流水平。科大校园国际化,提供全人教育及跨学科研究,培育具国际视野、创业精神及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科大的研究于香港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2014研究评审工作」获得最多「世界领先」评级,亦于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轻大学排名榜2018》中排行第一,而科大的毕业生在2018年度的全球大学就业能力调查排名第16位,位列大中华院校之首。

 

科大成员于颁奖礼上合照。(左起) 去年裘槎优秀科研者奖得主张明杰教授、裘槎前瞻科研大奖2018得主阮俊英博士、科大校长史维教授、裘槎优秀科研者奖2019得主温子龙教授、裘槎前瞻科研大奖2018得主潘鼎博士及理学院院长汪扬教授。

温子龙教授

阮俊英博士

潘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