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健康生活 共建关爱社会

11.03.2016  18:51
张伟良副会长(香港复康会副会长)、张亮执行总监(香港赛马会慈善及社区事务执行总监)、李大拔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教授暨健康教育及促进健康中心总监)、莫关雁卿博士(香港复康会康程式计划策略督导委员会联席主席)、各位嘉宾、朋友:

 

我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活动,与大家一起见证香港复康会赛马会学习及支援中心的开幕及「康程式」计划的启用,并藉此为一个崭新的健康支援模式揭开序幕。

 

首先,我感谢香港复康会及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讬基金,携手策动这个为期三年的「康程式」计划,从网上到网下,全方位建立针对关注健康人士、慢性病患者、长期病患者、因疾病导致失语或沟通障碍人士(例如:中风患者)、其家人及照顾者,提供专业可靠的全面支援。

 

今次计划全赖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讬基金,拨捐逾1,900万元予香港复康会,以建立网上学习系统、应用程式和学习及支援中心,以提供包括复康、运动、饮食营养、心灵抗逆等资讯以及自我管理健康的工具。赛马会慈善信讬基金一向关注市民的健康,更全力为香港步入老龄化社会作出准备,与特区政府合作无间。

 

设立「康程式」健康资讯平台的香港复康会,更是劳工及福利局(劳福局)多年来的难得合作伙伴。在推动多个范畴的康复服务发展方面,贡献良多。香港复康会辖下的三个服务单位,于2015/16年度,获得社会福利署超过3,200百万元的拨款资助。

 

特区政府高度关注市民的健康和福祉。我们的决心和承担,见诸公共资源的投放上。在2016/17年度,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这三大民生政策范畴的预算经常开支为1,980亿元,占政府经常开支六成,较十年前增加超过八成。

 

在推动健康生活方面,卫生署一直以贯穿人生历程及环境为本的方式,包括在学校、食肆、工作间及社区层面,推动不同的健康推广计划;亦制作了各种预防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教材。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亦于2015年2月设立了Facebook专页和YouTube频道,向市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发放有关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及控制的资讯。

 

针对慢性病患者、长期病患者等不同人士的需要,医院管理局以跨专业团队的形式,由医生、护士及专职医疗人员(包括医务社工、职业治疗师、心理学家、物理治疗师、听力学家、义肢矫形师、言语治疗师、足病诊疗师等)为有需要的病人,包括慢性病患者及长期病患者,提供一系列住院、日间及外展康复服务;并为有需要的病人,包括慢性病患者及长期病患者,进行出院前规划。例如,当病人即将完成疗程准备出院时,家居物理治疗师及职业治疗师会为他们进行出院前评估及照顾者训练,确保病人于出院后,家庭环境适合及有助持续居住及活动:视乎情况需要,建议进行家居装修及设置辅助设施,尽显政府对有需要人士的细心关顾。

 

其实要真正做到让关注健康的文化深入民心,必须得到跨界别、跨专业的协助。而「康程式」计划的推出,以及今天不少社福机构代表对计划的参与和支持,正好说明医、福、社合作的重要性。

 

劳福局一直致力促进跨界别合作,以共建关爱社会。我们在社会福利范畴采取积极进取的措施,照顾有需要的市民。在2016/17年度,社会福利的经常开支预算为662亿元,占整体政府经常开支19%,较十年前增加一倍。

 

为进一步加强民商官合作,我们持续地透过社区投资共享基金、儿童发展基金及携手扶弱基金等重要的政策平台,推动跨界协助项目,共同参与扶贫、安老、助弱、培幼的工作。其中,自2002年成立的社区投资共享基金,更于2014年,即第23期接受申请时,以「『医‧福‧社』协作关顾家庭」为主题,透过医疗机构、福利机构和地区团体之协作,鼓励市民守望相助,建构社区网络,以提升市民的全人健康,并关顾有需要的家庭。当时,基金共支持了13项计划,总拨款额为2,969万元,当中2,345万元资助的十项计划正正是以此主题于社区推行社会资本计划,一再说明医、福、社对推动全人健康的关键作用。

 

生命是无价宝,健康亦是我们生活的基础。我祝愿「康程式」计划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为医、福、社合作的模式确立最佳的典范,推动市民身心灵健康。多谢大家。

 

(以上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3月11日出席香港复康会赛马会学习及支援中心开幕典礼暨康程式e2Care.hk启用典礼的致辞全文)



利民纾困措施 2018接踵而来
本届特区政府矢志建立关爱、共融、平等及公义社会。政府新闻网
整笔拨款制度的迷思
新一年开始,经过圣诞及新年假期,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政府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