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威廉·莫纳教授 于「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分享超高解像度显微技术的发展

17.05.2016  15:16
威廉·莫纳教授 - 香港科技大学
校长陈繁昌教授(左)与威廉·莫纳教授 - 香港科技大学
来源: www.ust.hk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昨天举办「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由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威廉·莫纳教授担任主讲嘉宾。科大师生踊跃参与讲座,反应热烈。

莫纳教授以「单分子的故事:低温中的精确超高解像度光谱如何令超高解像度显微技术诞生」为题,与听众分享自1980年代起首次利用光学和光谱技术观测处于凝聚态的单分子后,超高解像度显微技术的最新发展。

莫纳教授说:「超高解像度显微技术成功开拓崭新领域,我们可以于20至40纳米及以下的高解像度情况下,观测固定活细胞的生物结构。尽管当今的焦点都在超高解像度,但就算在『传统』的低浓度,单分子—生物分子的活动而不是其延伸结构的形状—都能被追踪及记录。我们在生物学领域中还有很多学习空间。」

莫纳教授是史丹福大学的Harry S. Mosher化学教授、应用物理学教授及化学系主任。他的研究范畴包括物理化学、单分子化学物理、单分子生物物理、细胞超高解像度成像及追踪,以及于溶液中收集单分子。莫纳教授的研究兴趣广泛,包括为单分子性质准确定量的方法、单分子三维成像及追踪的策略、应用单分子测量数据以了解细胞的生理过程,以及单光合蛋白质和酶的光动力学的观察。

莫纳教授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物理学会及美国光学学会院士。莫纳教授亦屡获殊荣,包括厄尔勒·K·普利勒奖、欧文·朗缪尔化学物理学奖、匹兹堡光谱学奖、彼得德拜物理化学奖、沃尔夫化学奖及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多位杰出人士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政策领袖、企业领袖与实业家等,应邀莅临为「科大25周年杰出人士讲座系列」演讲。讲座系列的首位主讲嘉宾为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前能源部部长朱棣文教授。其他讲者包括施耐德电气主席兼行政总裁赵国华先生、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及董事会主席王石先生、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史特曼教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Hightower材料科学及工程讲座教授及董事讲席教授王中林、印度储备银行行长Raghuram G Rajan博士、Brainchild Design Group及Brainchild Design Consultants创办兼设计总监赖平先生、微软应用和服务工程部执行副总裁陆奇博士、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教授、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艾伦·黑格教授、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艾力克·贝齐格博士、CRISPR-Cas9基因工程技术发明者埃曼纽尔·卡彭蒂耶教授以及哈佛大学历史系劳伦斯·A·蒂施教授尼尔‧弗格森。科大将邀请更多杰出人士进行演讲。

威廉·莫纳教授

校长陈繁昌教授(左)与威廉·莫纳教授

「岭大校友日2023」吸引近300人聚首一堂 见证校园最新发展
岭大举办「校友日2023」,吸引近300位校友参加。岭南大学
岭南大学举办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国际会议
一众嘉宾於「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国际会议」上合照。岭南大学
岭大与小学携手推动乐龄科技教育与发明
岭大和博爱医院历届总理联谊会郑任安夫人学校举办乐龄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