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香港亚太研究所民调: 市民对施政报告评分不合格 认为无助解决当前社会冲突
特首林郑月娥于10月发表2019年施政报告,香港中文大学(中大)香港亚太研究所于2019年10月22日至28日晚上进行电话访问调查,探讨大众对施政报告的评价。调查发现市民对施政报告的平均评分为30.8分,52.0%受访者认为施政报告对解决当前社会冲突完全没有帮助。调查结果摘要如下:
57.8%受访者不满意今年的施政报告,较去年的施政报告调查增加29.0个百分点,表示满意的有11.0%,较去年下降24.8个百分点,而表示普通的则有28.7%,较去年下降4.9个百分点(见附表一)。统计显著性检定(卡方检定)显示,今年与去年调查的百分比分布呈统计上的显著差异。此外,调查要求受访者把对施政报告的评价化为分数,以0分最低,100分最高,50分为合格,结果显示,市民对今年施政报告的平均评分为30.8分,为合格水平之下。与去年的施政报告调查(52.8分)比较,今年下跌了22.0分,且跌幅显著(经统计显著性t检定显示,两次调查的平均分数呈显著差异)(见附表二;评分百分比分布见附表三)。
施政报告指出房屋是香港社会目前面对最严峻的民生问题。66.2%受访者认为房屋问题与近日香港民怨的关联很小(44.2%)或完全没有关联(22.0%),20.1%认为关联颇大,只有9.0%认为二者有很大关联(见附表四)。对于解决当前社会冲突,86.4%受访者认为施政报告的帮助效果很小(34.4%)或完全没有帮助(52.0%),9.1%认为帮助的效果颇大,另有1.4%则认为很大帮助(见附表五)。
是次调查询问了受访者对施政报告中房屋及土地供应政策范畴的满意程度,48.4%受访者表示不满意,表示普通的则有39.9%,而表示满意的只有8.9%。与去年调查受访者对施政报告中房屋及土地供应政策范畴的满意程度比较,不满比例增加14.5个百分点,表示普通的比例较去年增加5.6个百分点,而表示满意的比例下降20.1个百分点(见附表六)。统计显著性检定(卡方检定)显示,今年与去年调查的百分比分布呈统计上的显著差异。[1]
调查亦询问受访者是否觉得施政报告中六个主要房屋及土地供应政策对解决住屋问题有所帮助。当中最多受访者觉得有帮助的是「运用《收回土地条例》」,31.7%认为有颇大(23.7%)或很大(8.0%)的帮助;其次是「增加『白居二』配额」和「增加『绿置居』单位」,分别占29.5%(颇大:26.7%,很大:2.8%)和27.7%(颇大:24.2%,很大:3.5%);随后是「加快出售『租者置其屋计划」公屋单位』和「大幅增加过渡性房屋项目」,分别占20.5%(颇大:17.7%,很大:2.8%)和20.0%(颇大:15.7%,很大:4.3%);只有13.6%认为「放宽首次置业人士按揭楼价上限」有颇大(11.5%)或很大(2.1%)的帮助(见附表七)。
是次调查成功访问了714名18岁或以上的市民,回应率为36.3%。百分比变项的抽样误差约在正或负3.67个百分点以内(可信度设于95%)。
中大香港亚太研究所电话调查研究室
[1] 2018年施政报告的主要房屋及土地供应政策包括:1. 让资助出售单位价格与市价脱钩;2. 试行「长者业主楼换楼先导计划」;3. 拨地协助房协重建旧屋邨;4. 推展「明日大屿愿景」;5. 推出「土地共享先导计划」;6. 公屋宽敞户免租调迁优惠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