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交通 连接九东
回顾政府高架环保连接系统的发展,在2007年的核准《启德分区计划大纲图》中,初步建议一个以铁路为主的高架环保连接系统,行走于启德发展区内。之后,土木工程拓展署在2012年及2014年年初,正式就「九龙东环保连接系统初步可行性研究」中建议的高架单轨铁路连接系统,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公众谘询工作。公众普遍欢迎透过拟议环保连接系统加强九龙东的连系,以促进九龙东发展成为另一个核心商业区。不过,公众对高架单轨铁路系统持不同的意见,部分人亦关注到系统的走线和复盖范围,以及对观塘避风塘等的影响。
详细规划 未雨绸缪
考虑到公众的各种关注,土木工程拓展署在2015年10月展开详细可行性研究。研究分两阶段进行,首阶段的研究是回应公众关注九龙东是否需要高架铁路系统的议题,重新审视各种环保交通模式,选取最适合九龙东及具成本效益的环保交通模式;待确定了合适的交通模式后,我们会在下一阶段制定环保连接系统方案,包括详细的走线方案、车站位置、营运和采购模式、成本以及财务分析等。
由于有关议题涉及不同持份者和当区居民,我们不会低估商议过程中的难度,但只要各方努力寻求共识,我有信心方案最终能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同。事实上,九龙东核心商业区将有潜力供应约700万平方米商业楼面面积,令区内就业人口增加,加上启德发展区居住人口可达13.4万,各类公共设施将会吸引使用者前往该区,令交通需求增加。我们预计到2036年,区内每日的出行次数将比现时多出一倍,所以必须未雨绸缪,进一步研究如何完善九龙东的交通网络。
到底怎样的一个连接系统才是最适合九龙东的发展,并能够支持香港长远的经济持续发展呢?在上阶段谘询中,有意见支持地面为主的连接系统,但研究的结果显示,现时在九龙湾和观塘一带的道路已经十分挤迫。试想想如果我们再在现时拥挤的道路上加设地面行走的连接系统,虽然造价会较低,但这些系统能否为社会整体带来效益呢?若以「专线模式」运作(与现时新界西轻铁系统相似)的系统,需要占用最少两条行车线,将无可避免地导致区内的交通挤塞问题更严重;若以「共用空间模式」运作(与现时港岛北岸电车系统相似)的系统,又会受制于路面交通情况,表现将不会胜过现有公共交通(如巴士和小巴)的安排,却又要作额外投资。试问这样的系统怎能配合九龙东的持续发展?
高架系统 便捷可靠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探讨,土木工程拓展署已完成的首阶段研究工作,确立了两种高架交通模式的连接系统(即「旅客捷运系统」和「单轨铁路」)是较适合九龙东的发展,其运作不但对区内路面空间影响轻微,同时又不受道路交通的影响,可充分利用快速高效的优势,有效地缩短乘客的行程时间。因此相比起地面行走的系统,更能提供便捷而可靠的服务,并能为社会整体带来更大的效益,以便利居民出入,并配合核心商业区的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拓展署已于5月2日就「九龙东环保连接系统详细可行性研究」首阶段的结果,展开为期两个月的中期公众谘询活动,以收集市民对首阶段建议的旅客捷运系统和单轨铁路两种高架交通模式的意见,其间亦会谘询不同的法定组织、专业学会、运输机构和关注团体等。谘询活动详情和文件已载于「环保连接系统」 网页 。我们欢迎市民参与及于7月2日前发表意见,齐来为香港打造另一个令人引以为傲的核心商业区。
(以上是发展局局长马绍祥5月7日在网志发表的 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