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经济增长势头不俗

05.06.2017  22:16
主席:

 

各位委员早晨。很高兴今日来到财经事务委员会为大家简报香港整体经济的最新情况。

 

环球经济在近期继续改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活动持续扩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4月上调今年环球经济增长预测至3.5%。外围经济的下行风险有所减退,但仍须密切留意。

 

美国经济第一季继续温和增长。近期的消费及营商气氛指标仍然大致正面,劳工市场今年以来续有所改善,失业率已降低至近16年以来的新低,今年美国经济表现预料会较去年好。

  

但美国的经济政策取向仍然有不确定性,包括美国保护主义情绪会否再度升温。我们须继续留意相关政策对当地以至环球经济的影响。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国联储局在今月中会议后会再次加息。如果落实,这将会是这一轮加息周期的第四次加息。从现时美国的经济表现看来,联储局未来加息的步伐还可能会较市场预期快。再加上现时主要央行政策分歧,以及不同地区的地缘政局紧张,或会令国际资金流向逆转,加大环球金融市场波动的风险。此外,联储局亦指出,今年内会考虑开始缩减联储局资产负债表,标志着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欧元区经济增长温和,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4月亦稍为调高当地的全年经济预测至1.7%。不过,欧洲政局发展仍存在变数。英国将与欧盟进行复杂的「脱欧」谈判。法国及英国今个月稍后亦会举行国会选举,而德国会在9月底举行大选。假若在短期以内没有特别大的负面冲击的话,欧元区经济今年会预料温和扩张。

 

近期日本经济表现稍为好转,通缩风险略为减退,但复苏势头未稳,它的结构性问题,即人口老龄化及比较高的政府公债,这些问题仍然继续限制当地经济增长。

 

内地方面,第一季经济表现较预期好,按年增长稍为加快至6.9%。内部需求仍然坚稳,出口则大幅回升,加上中央政府有充裕的政策空间应对外来冲击,相信今年内地经济能够维持中高速增长。

 

外围环境好转,环球需求逐步回复,带动亚洲地区的出口和生产活动今年以来显著反弹,香港亦因而受惠。

  

今年第一季,香港货物出口的按年实质增幅明显加快至9%。踏入第二季,4月出口货值亦继续录得不俗的增幅。

 

服务输出第一季的增长也有所加快。其中旅游服务输出按年跌幅进一步收窄至1.2%,访港旅客人次持续回升,增加大概3.7%,这是第一季。如果1至4月,便是3.2%。访港旅游业的经营情况续有改善。

 

劳工市场维持全民就业,经季节性调整后的失业率在2月至4月之间处于3.2%的低位。总就业人数按年增长也有所加快。市民收入及工资继续有实质改善。

 

本地内部需求仍然强韧。私人消费开支在第一季继续有稳健增长,整体投资亦加快上升。本地消费意欲向好,加上访港旅客及旅游业逐步复苏,零售市道在最近数月亦有相对改善。统计处最新的业务展望按季统计调查亦显示,大型企业对短期业务前景的看法趋向正面。

 

综合而言,环球经济改善,内部需求强韧,香港经济第一季的表现较预期好,按年显著增长4.3%,增幅比上季高出1.1个百分点。

 

但值得留意的是,今年第一季经济的按年增幅较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去年初香港经济情况实在比较差,以致相比较基数偏低一点。考虑到环球经济前景短期内仍有一定下行风险,我暂时维持2月份公布财政预算案时对2017年香港经济增长的预测,即2%至3%。倘若环球经济持续改善,香港今年的经济表现应可以较原先预测为佳。

 

政府会继续密切留意内外的发展和形势,8月份会详细检视我们第二季的经济数据,再考虑是否有需要修订我们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测。

  

香港今年通胀压力仍然比较缓和,首四个月份的基本通胀平均为1.6%。由于环球通胀仍然颇为温和,进口货价格压力仍然保持很轻微。加上去年年底时新订住宅租金回软的影响陆续浮现,短期内本地成本压力预料会保持受控。考虑到这些因素,我维持今年全年基本通胀率为2%的预测。

  

楼市方面,在短期楼宇落成量仍然偏紧及市场预期本港利率短期内上升压力不大的情况下,住宅物业市场在过去几个月再度活跃起来。今年4月及5月的住宅成交比较第一季急升45%至平均每月6,400宗。4月的楼价按月升幅达2.1%,今年首四个月已经累计上升6.5%。市场资讯显示,5月的住宅成交仍然活跃,楼价进一步上升。

 

楼巿自2003年开始上升,经历过去数年的急升,今年4月的整体楼价比较1997年高峯时已高出89%;今年第一季按揭供款相对住户收入比例进一步上升至66%,显著高于过去(即1997至2016年)的长期平均数45%,显示楼价超出一般市民的负担能力。

 

为防范楼市泡沫风险,政府已经推出多轮需求管理措施,包括在去年11月初实施新住宅印花税,以进一步压抑投资需求,并且在今年4月收紧有关措施下的豁免安排,以回应社会对「一约多伙」个案的关注。这些需求管理措施压抑了物业市场的投机和投资需求。

 

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局亦在上月中推出新一轮物业按揭的监管措施,其中包括下调涉及多过一个按揭贷款的借款人的按揭贷款成数上限,以及收紧收入来自香港以外地区的借款人的按揭贷款的「供款与入息比率」上限,以提升银行风险管理和抗震能力。

 

另一方面,政府在过去数年不断透过增加土地供应以增加住宅单位。在这方面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未来三至四年住宅供应已经进一步升至今年3月底估计的96,000个单位,比较本届政府上任时增加约五成,再创纪录新高。

 

大家必须留意,尽管楼市最近相当活跃,但基本因素已经起了根本变化。随着美国利率正常化持续,未来息口只会向上。同时,随着过去数年住宅土地供应大增,未来五年私人住宅单位的平均落成量达每年约20,300个,比过去五年的平均数增加大约七成,过去多年供求偏紧的情况将会大为改善。这些因素最终都会对楼市构成更大压力。

 

政府会密切注意楼市发展。大家在作出置业决定前,务必小心考虑各样潜在风险,特别是要衡量利息上升对个人供款能力的影响。

 

主席,近期环球经济复苏和香港经济增长势头不错,希望情况可以持续。政府会继续留意外围的不明朗因素,以及它们对本地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维持本港经济、金融和就业稳定。

 

我现在请政府经济顾问陈李蔼伦女士向大家简介香港经济的最新表现和展望,稍后我们非常乐意回答各位议员的提问。

 

多谢主席。

 

(以上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6月5日出席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简报香港整体经济最新状况的开场发言)



利民纾困措施 2018接踵而来
本届特区政府矢志建立关爱、共融、平等及公义社会。政府新闻网
整笔拨款制度的迷思
新一年开始,经过圣诞及新年假期,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政府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