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工程重塑南生围美景

09.05.2016  09:13
元朗处于低洼地区,过去常遭水患。渠务署多年来积极整治山贝河和锦田河一带,不单彻底根治问题,生态环境亦大有改善,其中南生围更成为郊游和婚照拍摄的胜地。该署前年与环保团体「绿色力量」合作,设导赏径介绍河岸美景,宣传河流保育的信息。

 

渠务署工程师余伟昌指,元朗排水绕道是区内众多河道工程之一,有效堵截市中心南面约六成雨水,再由锦田河排放大海,令水浸威胁大减。署方又把荒废的鱼塘修复为人工湿地,让鸟类、动物、昆虫等生物栖息其中,改善生态环境。

 

都市人普遍对河流缺乏认识,绿色力量科学及自然护理总监郑睦奇指,河流有助疏导洪水,净化水质,并有丰富生态价值。在南生围设立导赏径,除考虑该处是郊游好去处外,更希望藉此介绍香港河道工程及功能,并与生态、保育等元素联系起来,推动公众教育,让游人了解区内历史和居民的生活点滴。

 

导赏径全长5.5公里,起点设于元朗青山公路,经元朗排水绕道、锦田河新河道、山贝河到达南生围,走毕全程约需两个多小时。沿途设有十个资讯牌,介绍河道工程和生态知识。

 

郑睦奇说:「南生围位于自然保育区,我们不希望大兴土木,所以只制作了一些简单的导赏牌。」

 

保育环境 成效理想

 

沿导赏径漫步,人工湿地、锦田河河盆、富元朗特色的鱼塘美景尽收眼帘。走到末段,更可眺望极具生态价值的拉姆萨尔湿地,该处有黑脸琵鹭等濒危水鸟栖息,也有针尾鸭、泽蛙、萤火虫、弹涂鱼各类湿地物种,洋洋大观。

 

导赏牌图文并茂,游人更可用智能手机扫描QR条码,下载更多资讯,沿途阅读或聆听导赏内容。这项功能兼顾视障人士的需要,使用人次至今达7万5千。

 

郑睦奇表示,过去实施河道工程,每每令人担心生态环境会遭到破坏。这次截然不同,渠务署注重保育,工程完竣后在河道两旁遍植红树,又保留河床的天然泥滩,效果奇佳。

 

巡查河道 防止淤塞

 

目前,渠务署仍定期巡查和维修山贝河和锦田河,确保河道畅通。该署工程师叶婉仪表示,署方日常派员清理河道和河堤上的杂草废物,检查排水渠、排水口、排水孔等;又视乎潮汐涨退,派小艇到河里执勤,防止淤塞。

 

河道工程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叶婉仪希望导赏径能推动生态保育。她认为,只有工程与社区融合为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得以实践。



利民纾困措施 2018接踵而来
本届特区政府矢志建立关爱、共融、平等及公义社会。政府新闻网
整笔拨款制度的迷思
新一年开始,经过圣诞及新年假期,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政府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