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雄:多方面发展创科

02.10.2016  07:34
董先生(团结香港基金主席董建华)、杨教授(诺贝尔奖物理学家暨「创科博览 2016」名誉顾问杨振宁教授)、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论坛和闭幕典礼。首先,我要恭贺团结香港基金,「创科博览2016」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成功,恭喜你们!我现在想跟大家分享我对香港创科发展的看法。

 

创科生态系统

 

大家知道特区政府自从去年成立创新及科技局,负责制定和统筹香港的创科政策。我们的目标,是希望与「官产学研」各持份者合作,为香港建立充满活力的创科生态系统。这生态系统是刚刚陈教授说的大环境。

 

我们需要提供包括基建、资金、人力资源,才可推动研发和支援初创企业发展。完善的生态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项目流和再生能力,各持份者必须不怕失败和勇于尝试。

 

政府担当的,是积极促进者的角色,我们必须提供所需的软硬件,带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政府要起领头的作用,用杠杆方式吸引更多的私营机构投资创科,才叫成功。

 

创科发展是世界大潮流。香港绝对不能落后。自创科局于去年成立后,特区政府投入超过180亿元,推出多项基建及资助计划,从多方面发展香港的创科,包括促进大学创科研发、推动「再工业化」、扶植创科初创企业、资助中小企升级转型,以及资助以创科改善市民的日常生活。

 

香港的定位

大家在「创科博览2016」也看到,国家在创新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十三五」规划已将创科定为首位,提倡创新为新经济动力。《港澳专章》更大力支持香港发展创科事业,与内地开展多方面合作。

 

在国家整个布局中,香港有能力成为创科领域的「超级联系人」,利用「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以「国家所需,香港所长」为依归,配合国家「一带一路」中「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联系本地、内地和全球的创科机构,推动创科发展。

 

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及科研能力。现时,香港共有16所由国家科技部认可的伙伴实验室,和6所工程技术研究分中心。香港的科研机构和人员,正透过这些机构,参与内地多个科研项目,与内地科研人员,合作交流。

 

另外,特区政府、深圳市政府和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已成立三方专责小组,探讨再生医学的合作,充分发挥香港和瑞典的科研能力,以及深圳的产业化实力,优势互补。

 

「再工业化」

 

国家改革开放后,香港经历两次经济转型。今日的香港以服务业为主,工业占香港GDP的分额,由全盛时期大约30%,减低至近年的1.3%左右。

 

所以,我们提出推动「再工业化」,建立高增值的制造产业。我们说的绝非走「回头路」,要劳工密集的传统制造业回流香港,我们做的是推动利用智能生产,发展高端制造业,达致产业多元化。

 

要成功推动「再工业化」,我们要聚焦发展香港有优势和发展需要的领域,包括健康老龄化、机械人技术及智慧城市。

 

政府将推行香港科学园第一阶段扩建计划,以及在将军澳工业邨兴建「先进制造业中心」及「数据技术中心」,所涉及总成本达126亿元,为「再工业化」发展提供基建设施。

 

人才

 

人才是创科发展最重要的元素。特区政府一直透过不同的措施,壮大本港创科人才库。例如,「中学资讯科技增润计划」及早发掘对资讯科技感兴趣及具才华的学生;「实习研究员计划」至今已资助了2,000多名研究员从事创科研究,未来我们将每年额外投放约2亿5,000万元,扩展计划;而今日大家看到、过去一星期的创科博览,以及每年举行的「创新科技月」和「国际IT汇」等年度盛事,希望向市民大众推广创科文化。这是很重要的,如果巿民不接受创科文化,我们便步步艰难。

 

另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今年6月,在香港成立全球首个海外创新中心;而瑞典卡罗琳医学院亦将于下周,在科学园成立海外首个复修医学中心。阿里巴巴集团年初成立10亿港元的「香港创业者基金」;以及世界级创投资金品牌红杉资本,也在今年7月成立「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这都在说明香港的潜力和实力,我们香港人应当充满信心。香港的创科事业大有可为,将为创科人才提供大量机会。

 

最后,我想说的是「创科博览2016」展出超过40项国家的顶尖科技项目,大家也看到,这些证明国家的科技发展和优势。今日的亲子日展览吸引了超过3万人登记入场,代表香港人对创科有憧憬。香港的创科氛围,大家有目共睹。我衷心希望大家,特别是青年人,能得到启发,投身创科行列,贡献香港、贡献国家、贡献全世界。多谢大家。

 

(以上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10月1日出席「创科博览2016」闭幕总结论坛的致辞全文)



利民纾困措施 2018接踵而来
本届特区政府矢志建立关爱、共融、平等及公义社会。政府新闻网
整笔拨款制度的迷思
新一年开始,经过圣诞及新年假期,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政府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