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举办裘槎资深科研院会议2016-2017  融合城市科学及城市信息学的智慧城市建设 欢迎公众报名

04.01.2017  14:00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未来城市研究所获裘槎基金会的赞助,将于2017年1月10日至12日假中大校园举办裘槎资深科研院会议2016-2017,主题为「融合城市科学及城市信息学的智慧城市建设」,邀得7位全球顶级城市科学及城市信息学的学者发表主题演讲,包括 麻省理工学院感应城市实验室 Carlo Ratti 教授 伦敦大学 Michael Batty 教授 、圣塔菲研究所 Luís Bettencourt 教授 、阿贡国家实验室 Charlie Catlett 先生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德仁教授、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Gerhard Schmitt 教授及 中大未来城市研究所梁怡教授 。 

裘槎资深科研院会议将于1月10日举行开幕礼,主礼嘉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 杨伟雄先生 、天文台助理台长(天气预测及警告服务) 郑楚明博士 、规划署署长 李启荣先生 、中大常务副校长 华云生教授 、社会科学院院长 赵志裕教授 和未来城市研究所所长 梁怡教授。  

是次会议一连三天举行,旨在为研究人员、业内专家及学生提供具启发性的讲座。讲者将分享有关建立智慧城市的城市理论和城市科学上具前瞻性的研究,以让参加者了解在大数据时代下,城市信息学领域中的前沿信息和通信技术,并协助制定智慧城市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实践计划。会议欢迎公众报名参加。有兴趣者请于以下网址登记及参考会议日程: http://iofc.cuhk.edu.hk/news-events/conference-workshop/302-croucher_asi_2017.html  

Carlo Ratti 教授 现于 麻省理工学院 任教,并领导感应城市实验室。他目前担任世界经济论坛下的全球未来城市及城市化理事会的联合主席,并在城市创新方面担任欧盟委员会的特别顾问。Ratti教授已发表超过250部著作 (包括 The City of Tomorrow ),经常于 The New York Times Washington Post Financial Times Scientific American BBC 等国际媒体分享其对未来城市的看法和远见。他被 Forbes 列入 “ Names You Need to Know ” 的名单之一。他其中两个项目 – The Digital Water Pavilion The Copenhagen Wheel Time 杂志评为「年度最佳发明」。他于讲座将分享感应器和便携式电子仪器将如何改变城市的未来。 

Michael Batty 教授 现于 伦敦大学 任教 他早于1970年已著手研究城市的电脑模型及视觉化的工作,曾出版多本著作,2005年出版的 Cities and Complexity 更于2011年获得区域科学学会的阿隆索奖,最近于2013年出版名为 The New Science of Cities 的著作。他专注研究城市的长远结构改变及城市的流动。他为英国国家学术院(British Academy)及皇家学会 (Royal Society) 的院士,并曾于2004年获得英女皇颁发勋衔 (CBE)。他于讲座将分享世界各国/地区资源重新分配和人口流动对未来城市的长远影响。 

Luís Bettencourt 教授 现于 圣塔菲研究所 任教 他曾于海德堡大学、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及麻省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中心从事研究工作。Bettencourt教授的工作主要环绕城市及城市化,强调透过崭新跨学科的研究,利用不断增长及公开的大数据,为城市作量化性的预测。他曾出版多本著作,以及在物理、电脑化神经科学、资讯理论及城市研究等方面的著名期刊刊登超过100份文章。他的工作获 The New York Times Scientific American Nature The Economis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等不同国际刊物广泛报导。他于讲座将分享如何透过人与人之间交换资讯,令人类的社会有更佳和持续性的发展。他认为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亦应该对人类社会及地球的自然环境带来正面影响。 

Charlie Catlett 先生 阿贡国家实验室 的城市电脑计算和数据中心(Urban CCD)之始创主任。该中心云集科学家、艺术家、建筑师、技术家及决策者,他们透过使用电脑计算及数据分析,分析城市间的互动、设计及弹性运作。他领导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 Array of Things 项目,已在芝加哥建立了一个由500个由阿贡国家实验室开发的智能感应器的网络。他在讲座上会分享如何利用新的数据资源来处理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德仁教授, 为摄影测量和遥感方面的专家。他于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在1994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教授专注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及教育,当中以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李教授曾刊登超过760份论文和出版过11本书。他在讲座上,将探讨未来的大数据、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融合带来的挑战。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Gerhard Schmitt 教授 的研究集中于城市发展与污染,于城市规划使用大数据建立智能城市,模拟及视觉化城市发展及建立城市模型。他推动于苏黎世设立一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城市的概念,并就此于2010年获欧洲科学文化奖。他在讲座中将分享成功建立智慧城市后的下一个阶段:Schmitt教授认为,智慧城市中的大部份市民会成为「被观察的物件」,然而,当智慧城市成功建立后10年,便会转化成由市民主导规划的新一代智慧城市 (responsive cities)。

梁怡教授 中大未来城市研究所所长 ,是裘槎资深科研院主任。他曾于国际期刊上发表共约180篇学术文章,环绕其于城市研究、智能演算法、资料探勘与时空资讯系统方面的创新研究。由他带领的未来城市研究所致力透过跨学科协作,为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合作平台,广泛探讨过去与现在的城市议题,携手设想、研究和推动创新方法,积极向政府及社会各界倡议共建环保、经济繁荣、社会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城市。

「岭大校友日2023」吸引近300人聚首一堂 见证校园最新发展
岭大举办「校友日2023」,吸引近300位校友参加。岭南大学
岭南大学举办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国际会议
一众嘉宾於「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国际会议」上合照。岭南大学
岭大与小学携手推动乐龄科技教育与发明
岭大和博爱医院历届总理联谊会郑任安夫人学校举办乐龄岭南大学
岭南大学校董会到大湾区交流访问 与内地高等院校探讨合作机会
岭大校董会到访位於珠海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