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发现严重睡眠窒息症未经治疗患者手术后较易出现心血管问题 吁手术前进行睡眠窒息症评估以减风险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进行了全球首个为了解未被识别的阻塞性睡眠窒息症与术后出现心血管问题的关联而设计的研究。结果显示患有严重阻塞性睡眠窒息症但未被识别的病人,在接受手术后出现心血管问题的风险是非患病人士的两倍。研究结果已于国际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JAMA )发表。研究团队建议所有病人在接受手术前先进行阻塞性睡眠窒息症评估,以减低术后出现心血管问题的风险。
麻醉剂 、 镇静剂和 术后 止 痛药 加重阻塞性睡 眠 窒息症病情,构 成心血管 并 发症风险
「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是普遍的睡眠呼吸疾病,患者的上呼吸道会于睡眠期间受阻,导致缺氧,令患者难以进入深层睡眠和得到足够休息。患者的症状包括经常渴睡、难以集中精神及记忆力衰退。如没有接受适当治疗,患者会较容易出现心血管病,例如心衰竭和中风。根据研究资料显示,中年男性的发病率为5%,女性则为2-3%。
全身麻醉药、镇静剂和术后止痛药会抑制呼吸,令上气道的扩张肌松弛,减弱呼吸机侦测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反应。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系主任兼何鸿燊呼吸系统学讲座教授 许树昌教授 表示:「这些手术措施都会加重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病情,可能使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患者会出现严重并长期的夜间低氧血症,我们希望探究此是否会引致术后出现心血管问题。透过研究提供证据,以改进手术前后的临床治理。」
严重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患者出现术后心血管 问 题的风险较高
中大的研究团队领导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新西兰及本地共八间医院的专家进行此项前瞻性研究,调查阻塞性睡眠窒息症与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联。参与研究的本地医院包括威尔斯亲王医院及屯门医院。
研究招募并追踪了1,218名年龄45岁或以上、未确诊阻塞性睡眠窒息症并即将接受手术的病人。所涉及的手术皆并非心脏手术,但他们都有一个或多个会增加手术后出现心血管问题的风险因素。所有病人均于手术前接受睡眠测试,并在手术后完成30天的跟进。
经过睡眠测试,约七成的病人(823人)确诊患有阻塞性睡眠窒息症,一成多(136人)属于严重程度。在手术后30天内,接近五分之一的患者出现心血管问题,包括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栓形成,新发心房颤动、中风和因心脏病而死亡。以下是不同类别患者的心血管问题出现率:
| 心血管问题出现率 |
没有阻塞性睡眠窒息症 | 14% |
严重阻塞性睡眠窒息症 | 30% |
中度阻塞性睡眠窒息症 | 22% |
轻度阻塞性睡眠窒息症 | 19% |
领导是次研究的中大医学院麻醉及深切治疗学系教授 陈德威教 授 解释:「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患有严重阻塞性睡眠窒息症但未被识别的病人,在接受手术后出现心血管问题的风险是非患病人士的两倍,当中最常见的是心肌梗塞。未被识别的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患者于术后需要入住或重新入住深切治疗病房的情况并不罕见;有部分或可能会因为血氧饱和度偏低或出现夜间缺氧情况而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术后肺通气。如果这些患者在手术前得到确诊,并接受适当的干预治疗,就可以避免以上不必要的医疗程序,并减轻患者和医院的负担。」
许教授补充:「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患者普遍有其他如肥胖等健康问题。此 JAMA 研究提供了科研实证基础,让我们相信在进行任何非心脏手术前,应该为病人进行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筛查。医护人员只需要为病人在手术前利用STOP-Bang临床筛查工具,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收集病人打鼾频率、出现疲倦和观察到呼吸暂停的次数和其他生理资料,包括高血压、身高体重指数、年龄、颈围和性别,然后进行初步评估。为存有高风险的病人提供额外的监测和治疗,如氧气治疗或正气压治疗,以降低术后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此类患者亦需要被转介进一步接受更详尽的睡眠测试和长期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治疗。」
此研究项目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的医疗卫生研究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