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开大学科研考察团再闯北极 进行环境生态及保育研究 培育本地科研人才

06.09.2015  19:03


香港公开大学「极地创新科研考察队」于9月7日出发前往北极,在当地进行环境生态及环保研究。


行政长官夫人梁唐青仪女士与香港公开大学校长黄玉山教授为即将出发的考察团师生打气,并举行授旗仪式。

香港公开大学「极地创新科研考察队」一行十九人,将于明天(9月7日)出发前往北极,在当地进行环境生态及环保研究。十多年来,公大考察队已前往极地七次,先后培育了四代研究人员参与研究。公大期望借着多年累积的考察成果,推动科研发展,培育本地科研及环保人才。

今日活动邀得行政长官夫人梁唐青仪女士为即将出发的考察团师生打气,并举行授旗仪式。香港公开大学校长黄玉山教授致辞时鼓励有份参与的师生:「公大考察队将前赴北极北冰洋和斯瓦尔巴德群岛一带,并将租用一艘机动帆船,在冰海上进行多天的考察和采样活动,目的是跟进公大同事在该处进行了近13年、已经发表了很多篇有影响力学术论文的环境研究工作。是次考察,对推广科研和发扬环保旗帜、培育香港和澳门的科研及环保人才,以至于在科研考察队返港之后,将组织的多次科普活动,都是别有意思、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我谨祝愿是次考察行程完满成功、旅途平安、成果迭迭!」

是次项目名为「北极科研考察-2015」,由公大创新科技及持续发展研究所主办、青年广场及极地博物馆基金协办。公大科技学院院长何建宗教授将担任领队,率领考察团前往北极北冰洋和斯瓦尔巴德群岛一带进行考察,为期两周。

自十多年前首次极地考察以来,公大培育了「四代」研究人员参与研究,当年由何建宗教授带领的研究员,如今已成为讲师,十多年后何教授再次带领研究员,以及全日制学士及深造课程学生,再闯极地。公大希望藉此机会,让修读环境科学的学生亲身体验极地的环境,投入生态研究。

今次考察比过去研究内容更深入,当中最令人期待的是在极地进行微藻研究。公大一向领导本地微藻研究,今次将从北极海洋中收集各类微藻样本,取回公大实验室进行培植分析,探讨将微藻成分转化为食品及再生能源,如螺旋藻健康食品或生物柴油等。何教授指:「以往极地考察的方向集中如何处理有害的藻类,经过十多年努力,我们将转向探讨如何将藻类物尽其用,甚至日后产物化,对整个生态环境发挥更正面的作用。」

与以往考察不同,今次公大团队将有八天时间乘坐机动帆船深入北极极地,沿岸观察水质的变化、水平面上升、水中的污染物等,并沿途监测和研究北极圈的冰雪、海水和大气中的辐射物质,研究北极圈气候改变对全球生态的关键影响。

有鉴于日益蓬勃的极地旅游业为北极环境所带来的破坏,公大研究人员将在适当地点登陆,于斯瓦尔巴特群岛进行生态、植物和生物多样性的考察,特别针对遗留垃圾进行环境核算,目的为呼吁全球爱惜北极,推广环保教育。

行程中考察队将到访驻有多国科学家的King's Bay科学考察城,包括中国的「黄河站」和韩国的「茶山站」,考察队员将与在当地每天从事极地科研工作的科学家会面,彼此交流和探讨国际合作机遇。

首度参与考察的学生对北极之旅表示兴奋及期待。他们已配备特殊衣服、炼鞋、定位仪器和登山工具,以备爬上冰川,亦自㩦了干粮和拐仗等装备。考察队亦聘请了专业人员,以防北极熊等野兽袭击。公大将于考察结束后举行研究成果发布会,公布研究的得着和结果。

有关香港公开大学
香港公开大学于1989年由政府成立,一直致力为本港成年人提供优质及灵活的高等教育机会,后来亦以传统大学模式为中学毕业生提供高质素的面授课程。现时公大约有12,000名修读遥距课程的学生及约8,000名面授课程的学生,提供约240个不同程度的课程。

公开大学设有四所教学学院,包括人文社会科学院、李兆基商业管理学院、教育及语文学院、科技学院,另外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亦开办海外学位及短期课程。而现时校舍包括位于何文田牧爱街的两期校舍,银禧学院以及两个教学中心:荔景教学中心(OCLC),以及葵兴教学中心(KHLC),为同学提供不同的学习设施。香港公开大学网站: www.ouhk.edu.hk

                   
「岭大校友日2023」吸引近300人聚首一堂 见证校园最新发展
岭大举办「校友日2023」,吸引近300位校友参加。岭南大学
岭南大学举办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国际会议
一众嘉宾於「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国际会议」上合照。岭南大学
岭大与小学携手推动乐龄科技教育与发明
岭大和博爱医院历届总理联谊会郑任安夫人学校举办乐龄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