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改善环境 打造宜居城市
我很高兴向环境事务委员会简介财政司司长发表的《财政预算案》中的环境相关政策。
空气质素改善方面,为了持续改善空气质素,保障市民的健康,我们推行了全方位的措施,涵盖海陆交通、发电厂和非路面流动机械。同时,我们一直深化粤港两地的合作,以应对区域空气质素的挑战。
根据最新的资料,我们的空气质素已逐步得到改善,自2006至2014年间,一般空气监测站录得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可吸入悬浮粒子的浓度分别下降了6%、50%及20%。
在改善路边空气质素方面,我们会继续以鼓励与管制并行的方式,在2019年年底前逐步淘汰大约82,000辆欧盟四期以前的柴油商业车。计划自推出以来反应正面。截至今年2月,已有约29%合资格车辆在特惠资助计划下退役。我们会在今年4月再向委员会汇报计划的进度。
我们在去年4月完成一次过资助汽油及石油气的士和小巴车主更换催化器及含氧感知器,亦自去年9月开始,以路边遥测设备监测排放过量废气的汽油和石油气车辆。截至今年2月,我们监察了大约27万车辆架次,而且向约1,700位车主发出排放测试通知书。
另外,政府会继续推动路边零排放的电动车,在相关政策推动之下,电动车的数量已有显著的增长。相比于2010年底少于100辆,到今年2月,电动车的数量已增至1,804辆。设置充电设施对推广电动车重要。现时全港约有1,100个公众充电器,包括超过150个中速和30个快速充电器。另外,我们会继续与商界合作扩展充电设施。
政府在资助专营巴士公司为欧盟二期及三期专营巴士加装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和试验混合动力和电动巴士,并在铜锣湾、中环及旺角等繁忙路段设立低排放区。我们稍后会有另一份资料详细向委员会汇报设立低排放区的进展。
在减少船只排放方面亦是我们的重点工作。强制远洋船在泊岸时转用合规格燃料的法例已呈交立法会。如果获通过,香港将成为亚洲第一个强制「泊岸转油」的城市,有助改善葵涌货柜码头和远洋船只航道沿线邻近地区的空气质素。为了维持本地港口的竞争力,2015至16年年度的《财政预算案》都会将2012年9月推出的港口设施及灯标费寛减计划延长30个月至2018年3月31日,政府会因而少收2亿4,000万元。
环保署联同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于2008年4月开展了「清洁生产伙伴计划」,简称「伙伴计划」,而现阶段「伙伴计划」将于今年3月完结。由于「伙伴计划」的良好环境效益及业界的积极反应,我们已预留1亿5,000万元将「伙伴计划」延展五年至2020年,继续资助参与的工厂进行清洁生产项目,并加强技术推广及宣传活动。我们亦会加强粤港两地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空气质素的合作,包括评估两地2015年的减排效果、成果,并确定2020年的减排目标。
另外,在改善维港水质方面,「净化海港计划」是政府最庞大的排污基建项目,计划第一期设施启用后,维港的水质会有明显的改善。计划的第二期甲的主要工程已经完成,并将于今年启用,透过新建造21公里长的深层隧道,把污水从八所位于港岛、经提升的现有基本污水处理厂输往扩建后的昂船洲污水处理厂,作出处理和消毒,以持续改善维港主水体的水质。
政府在去年和今年的《施政报告》都提到提升维港沿岸的休闲、康乐和体育价值,并于特定的海滨地区提供水上活动场所。为进一步提升维港沿岸水质,环保署将会展开顾问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时间表解决近岸污染,以改善受欢迎海滨地区的环境。
主席,政府致力改善环境质素,为市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我们期望立法会继续支持《财政预算案》内提出的环境政策。多谢大家。
(以上是环境局局长黄锦星3月23日出席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会议介绍2015至16年度《财政预算案》中环境相关政策的发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