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医学院团队发现B细胞及基因GPR18可预测多种癌症的存活期
预估癌症病人的严重程度及生存机率在医学上称为「癌症预后」。基因生物标记是现时其中一个估算疾病进展的临床工具。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发现基因GPR18可有助预测九种癌症的存活期。研究团队亦提出以免疫细胞B细胞作癌症预后的新观点。研究结果已于国际科学期刊《自然通讯—生物学》( Communicat ions Biology – Nature ) 发表。
B 细 胞数量 估 算 癌 症 病人的 存活期
B细胞是一种白血球细胞,为身体抵御异物,如细菌、病毒,甚至癌细胞等。此免疫细胞可以制造抗体以侦测外来物并启动免疫反应,攻击及消灭入侵者如致病原。
中大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副教授 吕伟欣教授 进一步解释B细胞的操作,她说:「B细胞如驻守在城门外的士兵,验证外来人士的身份,如发现任何危险,便会向将军(即免疫系统)汇报。体内的另一种免疫细胞T细胞就是武器,负责攻击及消灭入侵者。运用T细胞的癌症免疫疗法于近十年的发展渐趋成熟,相反B细胞的临床功用至今仍未有明确的医学结论。」
由基因组学专家吕伟欣教授带领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小组利用癌症基因组学和病人存活期大数据,发现肿瘤中B细胞的数量与七种癌症(包括低级别神经胶质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胸腺瘤、肾癌、肺癌、头颈癌和子宫癌)的患者生存期有关,水平愈高,存活期一般都较长。她表示:「此乃非常崭新的发现,将为癌症预后提供新方向及启示。」
基因 GPR18 成 为 癌 症 预后的生物标记
吕教授团队亦为29种癌症进行大型的组学分析,并识别出一种存在于B细胞表面、名为GPR18的基因。其基因水平亦可作参考,用以预测九类癌症病人存活期,包括黑色素瘤、低级别神经胶质瘤、肉瘤、肺癌、头颈癌、子宫颈癌、肝癌、乳腺癌及肾上腺皮质肿瘤。
以受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头颈癌病人为例,团队发现倘若他们体内有高GPR18基因水平,平均都有较长的存活期。
HPV感染头颈癌病人 | 整体存活期 |
体内有 较高 GPR18基因水平 | 68.4 个月 |
体内有 较低 GPR18基因水平 | 57.4 个月 |
吕教授补充:「研究结果显示GPR18在多达九种癌症类型中有广泛的疾病预后作用,比其他现有的生物标记如CD20优胜。此外,过去十年的相关研究均未能就B细胞能否为多种癌症提供预后作用提出结论,我们的新发现有助确立B细胞的预后特性,B细胞的数量及B细胞相关基因GPR18,都可以作为临床生物标记,用于多种癌症的预后。此外,我们亦首次发现带有GPR18基因表达的B细胞可能与T细胞的功能有特别关联及互动作用。目前,就GPR18与人类癌症关联的了解仍不足,若能对此基因的功能进行更多研究,将有助我们了解B细胞是如何与T细胞免疫功能结合及影响多类癌症患者的存活期。」
是次研究报告由吕教授及博士后研究员刘雨辰博士设计及撰写。此研究由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的「利希慎基金研究津贴计划」及「书院基金研究津贴计划」资助 (CA11281; CA11286)。研究详情可浏览: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3-020-09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