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喉匠需交焊料无铅证明书
至于屋宇内部供水系统的建造和安装,在《水务设施条例》下,水务署采取全面监管制度,措施包括:
(一)内部供水系统必须由有经验的持牌水喉匠负责建造和安装。
(二)对内部供水系统的喉管和配件有详细的规格,让业界可以跟随和遵守。
(三)项目的认可人士/持牌水喉匠须提交设计,包括主要喉管和配件的建议,以及相关文件。
(四)水务署会就内部供水系统进行抽样检查。当发展商/认可人士/持牌水喉匠申报完工,水务署会透过目测和文件审阅检视水管的装置建造是否符合经审批的内部供水系统设计。
(五)持牌水喉匠须呈交水样本和化验报告,以及认可人士须确认有关水务工程项目符合水务条例的规格。
2015年7月13日之后,水务署经已要求持牌水喉匠如利用烧焊方法接驳内部食水喉管,必须递交烧焊物料无铅证明书。水务署亦会要求提供样本的化验结果(包括含铅量的测试),并在满意的情况下才会提供食水供应。
上星期一(7月13日),发展局决定成立一个专责小组,包括三位专家和教授,调查食水含铅量超标事件。专责小组上星期五(7月17日)已举行了第一次工作会议,预计在三个月内就近期食水含铅量超标事件提交报告,包括确定其原因,并提出建议,防止日后再有同类事件发生。昨日,专责小组成员进行了实地视察,了解启晴邨及葵联邨的内部供水系统、水管及焊接物料的具体情况,并确定了这两个屋邨在供水链中需要拆除的水管部件,以进行测试的详细安排。小组会以专业、科学及客观的态度进行深入研究,尽快找出铅的污染物如何进入供水链的原因。由于事件的迫迫切性,我会在不影响小组工作的专业及科学性的前提下,要求小组尽快于两个月内公布一些初步研究结果。
(以上是署理发展局局长马绍祥7月22日在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特别会议上,就公共屋邨食水含铅量超标事件的开场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