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先锋
2月10日星期五傍晚,正值下班繁忙时间,尖沙咀港铁站发生严重纵火事件。救护车主管邓国威是首先抵达现场的救援人员之一,他忆述当时站内浓烟密布,呼救声此起彼落,情况非常混乱。
「当时最早抵达现场的消防员告诉我,月台发生事故,于是我和队员沿着扶手电梯走向月台,边走边听见市民着紧地说有不少人受伤,要赶快救人。」
邓国威指,当时首要工作是评估现场情况,包括危险程度、伤者数目、所需增援等,并尽快向控制中心汇报,由上级部署救援行动。
「如果到场后只顾照料眼前的严重伤者,或会忽略还有其他伤势更严重的伤者。」
安抚伤者 迅速急救
由于这是大型事故,救护监督黄英强亲自到场指挥救援。他说,月台上的柱阻挡了救护员的视线,加上伤者众多,部分靠在柱后休息,救护员需要时间寻找所有伤者;此外,大部分伤者都是烧伤或吸入浓烟,救护员必须争分夺秒,为伤者评估伤势,作适切治理。
「我们会评估伤者清醒程度和看看他们的呼吸、脉搏是否正常,需要时为他们提供高浓度氧气协助呼吸,或是剪开他们的衣服检查伤势,在烧伤位置浇上生理盐水降温和贴上烧伤敷料。」
同样率先到达现场的救护员吴嘉豪表示,当晚不少伤者因火烧灼痛而情绪激动,除了急救,他们也要安抚伤者情绪。
「我叫他们不用害怕,保持冷静,很快会送院治疗,也让他们知道我会尽力协助。」
吴嘉豪特别称赞16岁女伤者高芷楠很勇敢,她双脚被烧至皮开肉绽,双手通红,脸被熏黑,仍耐心等待救援。
「她很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伤势,没有哭泣、呼叫,也没有要求先去救她,只是平静地听从我们的指示和安慰。」
特派专车 前线增援
事故当晚,消防处共出动16辆救护车和59名救护人员,更特别调动三辆支援车到场,包括快速应变急救车、辅助医疗装备车和流动伤者治疗车。
黄英强解释,快速应变急救车上的同事负责现场指挥救护员进行拯救。辅助医疗装备车负责提供额外急救资源,车上的氧气樽、生理盐水和烧伤敷料较一般救护车为多。流动伤者治疗车则充当小型手术室,有医生和护士在车上待命,紧急情况下,可在车内为伤者进行手术才送院。
在救护人员努力救治下,当晚13名伤者,包括6名属红色级别严重伤者,在现场获初步护理,并于55分钟内全部送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