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中环
导赏路线由香港测量师学会精心设计,测量师学会会长刘振江与多位会员担任导游,由上环永安中心出发,途经中区的连接走廊,到达中环核心商业区。
刘振江表示,中环很早已实践架空连接网络概念,通过政府和私人机构合作,以天桥贯通多幢大厦,俨然区内人流最频繁的行人路。
扶手电梯 输送养分
国际金融中心是由连接天桥贯通的建筑物之一,是中环规模最大的发展项目,集商业、休闲、购物和交通枢纽用途于一身。刘振江说,香港有必要建造国金这种地标,以满足市场需求,配合国际金融中心的身分。
在中区庞大的天桥网络中,行人扶手电梯是一大亮点。这条全球最长的扶手电梯于1993年落成,活像输送养分的血管,彻底改变了中半山的面貌,以及邻近建筑物的用途和整体规划。时至今日,电梯两旁店铺林立,食肆众多,好不热闹。
沿扶手电梯上行,经过中环街市和中区警署建筑群等历史建筑物,另有一番风味。中环街市于1939年落成,当年是为方便中区市民购买日常生活所需而设。时移世易,该建筑即将活化,以崭新面貌呈现。
刘振江表示,中环街市和历史悠久的嘉咸街市集进行翻新重建,除了提升使用价值外,也希望达到文物保育的目的。
导赏团的终点为半山地段的坚道和罗便臣道。这里住宅较多,部分单幢楼宇改变用途每每遇到管理和维修问题,正好让测量师发挥所长,寻求良方解决。
刘振江指,中环在历史、政治和经济极具代表性,加上建筑物富有特色,是理想的导赏路线,有助公众细味该区发展。「中环的建筑物在不同年代都有变化,物业有不同的发展周期。城市规划和市场需求变化,使建筑也呈现不同的面貌。」
发展周期 不断循环
悠悠百载,香港由渔港发展为贸易港,经济重心由制造业转至服务业,刘振江指,城市发展有不同周期,测量师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香港今天有美丽的城市面貌,全赖专业人士、政府和不同持分者共同努力。」
对于测量师的实际工作,不少人其实所知不多。刘振江说,这门专业包括建筑测量、产业测量和土地测量等范畴,测量师负责策划地区发展项目、计算建筑成本、拟订营运管理方案,以至建议楼宇保养和维修策略,当中不少与市民息息相关。
中学生黄铃咏和梁凯静表示,这次导赏活动是难得的体验,她们和测量师近距离交流,有助了解测量工作,也认识到测量师对打造社区面貌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