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就「旅游气泡」事宜与传媒答问内容

16.10.2020  06:20

  以下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今日(十月十五日)就「旅游气泡」事宜与传媒的答问内容:

记者:局长,你说将于未来数周与新加坡方面倾谈,请问你预计最快何时可以实行「旅游气泡」?旅客进入新加坡或新加坡旅客进入香港时,他们是否有指定路线?(入境)有效期为多久?第二,请问与其他地方如日本、台湾这些受港人欢迎的地方商讨进度如何?中间遇到什么困难,或者大家有什么不放心的地方,导致现时仍未商讨好相关安排?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第一,我们由六月开始,先后与世界各地十一个国家(就「旅游气泡」事宜)进行商讨,这项安排必须是双边,即大家都要同意,同时需要按照双方疫情作出考虑。上次会见新闻界时,我已经表示这项安排并不是「先到先得」,而是必须检视双方疫情是否许可,以及在双方条件合适时才可以做。就与新加坡建立的「航空旅游气泡」,双方基本上同意和确立了刚刚我列举的框架,作为基础。接下来,双方要做一些工作,有一些是分开做的,以香港来说,我们要修改法例,容许这安排受法律上的限制和保障。我们亦有一些双边的工作需要做,例如刚才我们提到其中一个条件是两地病毒测试必须要互相确认,我们会把香港已确认的实验室或测试机构清单交给对方,而我们同样要取得新加坡这方面的资料,双方的卫生当局从而可以作出确认。另外。我们亦要开始与航空公司和机场处理这方面的事宜。我们将于未来数周做好这些工作,及早完成,以便可以开展两地互相之间的往来。

  就第二个问题,你提到其他方面例如路线上的限制,按照双方订定的「气泡」安排,往来旅客的市内行程并不会受到任何限制。基本上他们已经接受病毒测试,持有阴性结果,他们于访港或访新加坡期间都不会受到这方面的限制。至于其他国家或地方,我们会继续有关工作。每一个国家或地方都有不同的要求,对方亦会审视香港情况。六月时,我们开展有关讨论,但七月时香港的疫情反覆,当时确实拖延了有关工作;相反来说,如果我们于商讨期间知道其他地区的疫情反覆,我们同样会采取审慎的措施,我们会和卫生当局合作,卫生当局会给予我们意见,包括是否应该继续与这些地区商讨,或是需要附加条件等。若一旦与新加坡的情况相同,双方条件许可,我们便会进行(「旅游气泡」的商讨)工作。

记者:第一个问题,如果其他国家或内地人士经新加坡来港,是否同样能受惠于这安排?反之,其他国家的旅客经香港往新加坡是否都能有这安排?第二,你刚才提到将来与其他国家商讨时会沿用相类近的框架,是否意味将来开通往其他国家旅行,香港人都要先通过检测并呈阴性结果才能到其他国家?第三,有否跟台湾商讨开通旅游?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第一,基本上我们的「航空旅游气泡」安排有一个条件,就是参与的旅客除了要有健康测试(证明)外,亦要确保有一段时间,通常是十四天内,未有到访其他地方。简单来说,假如有人透过这安排转机到港,而他在十四天内(曾经到访其他地方)或是他没有健康测试(证明),基本上我们是不会接受(他入境)的,这是为了确保不会有其他地方或不在气泡内的人士利用这途径,转折地来到我们双方(气泡内)的地方。正因如此,我们的其中一个条件是要乘坐特定航班,而这些航班都是「点对点」,并且不会接受其他转乘的旅客。以上是相关安排。

  第二方面,大家所见的这套安排,表面上可能是十分简单直接,但重点是要在两个重要的原则下取得平衡。第一个原则是必须要确保疫情得到足够的防控,这方面要依靠测试。你刚刚说得对,将来(往其他国家旅行)的情况下,测试是一个首要的条件。任何人上机前,他需要获取一个(两地)互相认可、呈阴性的 COVID-19检测 (2019冠状病毒病聚合酶连锁反应测试)的结果,才能上机。另外亦要确保抵达当地时的情况,正如香港,卫生当局亦会进行抵的测试。我相信在可见的将来,这些测试都是必须的。香港近来亦正逐步增加(进行)测试的能力,而透过近期较大型的社区检测,我们(现在)亦有较好的(检测)能力。现时香港有十七家机构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测试。看来这会变成一个「新常态」。

  第三个问题,台湾并不在(我们)十一个商讨(「旅游气泡」的国家或地区)的名单之中。

记者:局长你好,想请问(旅客)要持阴性证明入境,该阴性证明要多少天之内的?在新加坡那边,我们回香港前都要做检测,那边的检测机构多不多?市民容易找到吗?检测费用又是多少?另外,请问该特定航班有没有暂定预计有多少数目?涉及什么航空公司?最后请问之前你提及与日本、泰国等十一个国家都有商讨过,现在商讨的难处是什么?进度方面,有没有哪个国家比较接近能达成协议?谢谢。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第一,这是一些具体的细节,我们需要与新加坡方面互相确认,主要由我们的卫生当局与他们的卫生当局直接商讨。一般来说,我们通常以七十二小时作为界别,这也是现时香港的做法,即是说(旅客)在出发前的七十二小时要做一个测试,而测试(结果)必须是阴性。

  新加坡方面,据我们了解,他们有这类的检测机构,包括在机场及市内。当然,香港的情况在最近一个月以来有很大的改善,大家都知道,除了政府在社区层面的检测及医管局外,市民现时亦可到十七个已获注册确认的实验室或医院进行检测,所以这方面来说,我们具备较好的条件。

  至于航班方面,因为我们希望用比较审慎、安全、逐步的做法,可能开始时我们所开的航班,就班次来说,都是以现有走这条航线的航班来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会透过运房局与航空公司处理。

  最后一条问题,我们确实与不同的地方开展了讨论,有些进展快,有些进展慢。每个地方都可能因应自己的情况会提出一些不同的条件,例如有些国家或地方希望在起动时,先接受一些有特定目的的访客,如商务旅客;有些地方可能会附加一些较严格的限制,例如到埗后只可以留在某一些地方,或不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我们会视乎对方提出的情况(商讨)。香港提出的情况大致上与新加坡所提出的相近,一方面我们希望确保疫情上得到一定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我们亦明白在逐步恢复正常运作时,不希望将来有太多关卡,令走上正常化的路越走越远。因此,我们需要在两者间取得平衡。如果我们能得到公共健康、公共卫生的保证时,其他方面的条件如果能够方便旅客的话,就应该这样做,尤其是香港是一个细小而管理妥善的城市。

记者:为何台湾不在十一个地方(的名单)之内?台湾的疫情已经受控,亦有相关测试,已符合两项重要原则,为何香港没有与台湾商讨有关安排?当中是否有政治考虑?第二个问题,(新加坡)机场会否有测试的地方,让香港人返回香港前完成病毒检测?如果要于机场完成检测,是否需要等候一段时间才可以上机?会否可以于城市内其他地方进行测试?另外想追问费用安排的问题。政府是否有互认机构可以进行检测?第三,想问有没有与香港或新加坡的旅行社接触或进行商讨?有没有担心如果新加坡的旅客来港时限聚令未除,他们不能多于四人一起来香港旅游?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就第一个问题,我们与任何一个地方商讨时,一方面可能由香港采取主动,另一方面亦可以由对方做主动,最重要是两地都有共同意愿时,我们便会进行磋商。所以,原先提及的十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是按照这方式进行。

  就测试方面,以香港而言,现时旅客到埗时,港口卫生当局会为他们进行测试。就将来与新加坡的安排而言,我相信旅客到埗时仍然需要进行测试。我知道食卫局、卫生署及机场管理局正研究方法,令现时到埗时的测试做得更快更方便,这令我们将来确立「航空旅游气泡」时更为方便。因为「航空旅游气泡」同时要求(旅客)于上机前进行测试,(到埗后的测试)是一个双重保险。无论是在香港或新加坡,以我了解,香港机场于到埗时会进行测试,但于上机前,正如刚才所说,香港现时已有更多测试机构,包括一些医院、诊所及政府认可的实验室等,香港市民可于香港找到相关服务。我们与新加坡讨论期间,他们亦表示于机场和市内都有相关测试服务,所以将来大家亦可于新加坡获得相关服务。检测费用方面,将视乎有关需求及由市场决定,在香港方面,随着检测数量增加及引入更多实验室,现时的检测费用已逐步下降,我们相信新加坡方面都有相类似的情况。由于这是出行的费用,我们期望由旅客自己承担。

  最后有关旅行社方面,整个计划开始时会由少逐步放寛,我相信最初到埗的未必全部是旅客,可能因公务急需来港,或商务客等会先来港,相信旅客会考虑目的地的情况。现阶段开展第一个「旅游气泡」能给予旅行社一个良好展望,如果情况许可,香港能确立更多的「旅游气泡」,旅行社或旅行业务会有更多机会逐步走出现时的困局,我们亦希望对业界有帮助。

记者:第一个问题,刚才你提到暂时仍未知道实行安排的确实日期,双方商讨时有没有谈及一些条件,像是香港的疫情,每日都依然有不明个案,在此类情况下是否是启动这「旅游气泡」的时机?一旦启动了「旅游气泡」,双方有否谈过一些原则,当疫情出现某种情况,「旅游气泡」便要终止?可否谈谈开启及暂停的机制中最大的原则,当中有没有例子?第二,一个人由决定要到新加坡或要从新加坡来香港,他要经历多少次检测?在哪里进行?当中的费用是自费,还是有政府补助?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先回答你第二个问题,在双方的安排下,最重要的是有双方都认可的测试。出发前的测试基本上是必不可少,(旅客)只要出发前七十二小时内在双方认可的机构进行冠状病毒病测试,并取得阴性的结果,他就可持此测试结果向航空公司购买机票(应为办理登机),如往常的旅客一样,到埗时,双方的港口卫生当局会保留权利要求(旅客)做另一个测试。以香港来说,大家都知道,任何旅客到港都要进行另一个测试,若测试结果是阴性,我们基本上会让他按照其旅游行程于香港自由出入,这就是最简单的做法。在过程中,我们不会审视他究竟因为什么原因来港,我们亦不会向他加诸其他检疫或强制性措施,因为基本上他已满足了这方面的要求,简而言之,这就是有关的过程。由于这涉及旅客出行,当然测试费用应由旅客承担。我们将来亦会跟航空公司讨论和研究,能否以较简单的方式,譬如在机票票价内包括检测费用,会否较方便,这些都是我们稍后会研究的方向,务求方便旅客。大致上情况就是这样。

  新加坡是十一个与我们探讨(「旅游气泡」)的国家之一,有关的讨论于九月八日开始。由九月八日至今,大家都审视了双方的情况,主要是由我们双方的卫生当局按其疫情防控、公共卫生安全的条件出发,他们于未来数星期亦会确定一种方式,(以厘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继续或需调整有关安排,例如会考虑一系列的情况,当中必然会考虑当前疫情,如有多少个案、有没有社区爆发等,但亦要考虑两地的卫生管控或公共卫生、医护的条件等,是一篮子的因素。香港这方面已交由我们的卫生当局处理,我相信新加坡亦会尊重其卫生当局的处理,这就是机制的运行方式。

记者:本地旅行社表示,现时在四人限聚令下,如果想开团办local tour(本地团)都不能,其实有没有空间放宽?另一个问题是政府已表明不会推出第三期「保就业」计划,有超过八成旅行社表示一定会裁员或很大机会会裁员,请问政府有什么对策?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旅游业界和其他很多行业,包括饮食业和零售业,于疫情下面对很大压力。从经营环境来说,他们最希望可以纾解所有(防疫措施的)限制,但大家都知道社会上已有共识,在疫情未完全受控前,必须于两者间取得平衡,所以限聚令不论是两人、四人,或以往我们曾经放寛的时候,都要因应疫情和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在因应疫情的同时,我认为不同的业界仍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例如早前有食肆采取额外措施,以确保食客进食期间的(染病)风险减低。同样地,旅游业界亦可以朝同一方向,为自己行业做得更多。旅发局(香港旅游发展局)上星期联同香港品质保证局推出一系列防疫指引,呼吁行内与旅游有关的行业按照指引,包括增加检测、量体温、清洁消毒、垃圾处理等,除了确保防疫工作可以更进一步,亦可加强消费者的信心,对从业员亦有更佳的保障。所以我认为不论是旅游业或其他行业,在疫情短期内未能有突破的情形下,防疫工作方面,企业或行业其实可以做得更多。政府亦乐于跟这些行业商讨,我亦会继续跟旅游业界讨论,他们可以在哪方面做更多。我们知道短期内未必会有大量旅客到访香港,(业界)转为发展本地旅游时,除受制于限聚令的人数以外,若有任何措施可以确保带领或参与旅行团的人士有更好的保障,其实有助改善他们的营运空间。大家亦可看到,单靠政府的补助长远而言并不能维持每个行业的生存,反而在政府协助的同时,业界如何在防疫及营运之间求取平衡。我要特别指出,旅游业界在众多行业之中,当然最受(疫情)影响,但政府对业界的支援亦是最大。在先后三轮的政府支援中,我们已预留十七亿六千万元,而每次亦会因应业界的意见作出调整,帮助他们。除旅行社外,旅游业从业员亦得到帮助。我们更希望在未有游客重新到访香港前,(业界)可谋求其他方面的出路。我相信香港各行各业要走出困局,都要在这几条出路之间共同努力。我们会继续与业界商量,了解他们可做什么帮助自己,并补足政府对其帮助有限的地方。谢谢。

2020年10月15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22时01分